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持续推进,协同创新,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时间:2015-12-31 09:41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admin 通讯员:中国医师协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综合性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医院自1988年成为上海市卫生系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试点单位以来,一贯秉承严格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和传统,是全国知名的住院医师培养医院。医院一贯秉承“过程规范、协同创新、持续推进”的管理宗旨,以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为己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

一、稳步推进,制度为先

(一)齐抓共管网络化的组织管理体系

医院建有“毕业后教育委员会”“管理部门”“培训基地”“轮转科室”“教学小组”5个层面的网络化教学组织管理体系,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有序落实。

(二)以住院医师为中心,完善制度

医院坚持每年以基地为单位组织召开住院医师座谈会,管理部门全程参与并收集住院医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针对性地完善和出台培训制度,已制订包括工作责职、进出口管理、过程管理、奖惩评学评教等共26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对保证住院医师培训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三)领导重视,提供资金保障

为确保住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医院特别设立了住院医师培训专项基金,从各个方面保障了培训与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第一,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享受医院同类人员的福利待遇和宿舍环境。第二,医院设有住院医师奖学金制度,每年对排名前20%的优秀住院医师进行奖励。第三,医院设立教研室和住培基地教学活动专项经费,为培训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第四,建立住院医师双带教制度,对带教合格的老师给予带教津贴。第五,设立教学奖励基金,对年度教学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第六,设立专科年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鼓励科室做好各项教学工作。第七,投入资金建设优秀示范教学基地,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

 

二、过程管理,质量为重

(一)建立评优激励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住院医师培训过程管理与评优挂钩,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学员评选及奖励办法》,评估指标涉及住院医师培训整个过程,包括医德医风、临床轮转、专业培训与考核、临床实践时间、业务学习、病史质量、各类表彰、科研能力等。为住院医师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公平、公开、合理的依据,也使住院医师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对提高培训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严格实施轮转排班制度,实时监控日常培训

临床实践和轮转学习是医生所特有的培养模式,充足的临床实践时间是住院医师打好扎实临床基本功的关键。为此,医院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报到制度》,严格按照培训细则制定住院医师轮转计划,并依托信息化平台实时督查轮转学习情况,杜绝了擅自更改轮转计划的现象,为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地完成住院医师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以考促学,完善考核体系

医院建立了一套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估方法,成为住院医师培训过程管理的关键抓手。首先,住院医师必须要通过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后,才具备参加结业考核资格。其次,建立“四结合”的考核方式,即出科考核、年度考核与结业综合考核相结合;笔试(机考)、口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真实病人考核和SP考核相结合;院内考官与外聘专家考核相结合。第三,严抓出科考核,建设信息化学习与考核平台,自编出科理论考试题库四万余题,出科理论考核统一由教育处组织,出科技能考核由轮转科室考核小组完成,教育处每月下科室督查。

(四)潜移默化,树立人文关爱意识

将医学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住院医师整个培训过程中。医院开展的唯爱伴我行,上海市住院医师科普月月讲系列活动对培养住院医师的社会责任感十分有益;历时三年余的“巴林特小组”活动平台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和缓解职业压力都很有帮助,得到了许多住院医师的喜爱;另外,还有爱心志愿者、“心中的好老师”征文、院士面对面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也都进一步提升了住院医师的职业素养水平。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搭建交流平台

逐步完善带教老师的准入、培训、督导、考核和奖惩机制,通过开展各类教学培训、教学竞赛和教学督导等活动来提高各级教师的教学能力。医院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授课试讲和双语教学授课竞赛活动,推动青年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资深教授示范教学查房和主治医师教学查房竞赛活动使得医院教学查房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组建模拟医学教学种子师资队伍赴台湾学习,为医院开展模拟医学教学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医院先后与世界家庭医师组织(WONCA)、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多伦多大学、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学会(RCGP)、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大学等机构开展交流和学术活动,并先后派遣教学管理和师资骨干赴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学习,成功签署了部分教学协作协议,对提升带教师资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协同创新,合作为本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领导支持下,由医院教育处牵头,多部门参与协作,构建四大“教学管理平台”和“医教结合”绩效评价体系,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培训质量和管理效率。

(一)培训与学位接轨平台

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统一领导下,创新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的“双重身份”住院医师培养新模式。以住院医师及硕士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培养要求为目标,临床能力培养完全依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实施,科研能力培养严格按照专业学位相关要求执行。至今我院已有65名“双重身份”住院医师顺利结业,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成为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并举的青年医生。

(二)在线学习平台

医院的在线学习平台已制作完成法律法规、医学人文、医学理论、临床技能、三基培训、继续教育项目等764个网络课件和教学视频,提供给所有住院医师自主学习。教育处还组织各培训基地制作了“临床技能操作教学视频”,以进一步规范临床操作技能,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培训质量。

(三)培训考核评学评教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实现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同质化、科学化管理,医院先试先行,于2009年在上海市率先自主研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评教评学管理系统的启用,使带教老师和住院医师能够“背对背”评分,使得评学与评教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为住院医师评优、带教老师教学评价和科室教学考核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四)教学病例学习考核平台

为了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医院自主研发了住院医师培训CBL教学病例库平台,目前已积累教学病例1900余例,将为临床教学和考核提供有益的帮助。

(五)“医教结合”绩效评价体系

采取跨部门协作模式建立临床医师医疗与教学相结合的评价绩效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激励临床医生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也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建立了带教老师激励机制,根据带教数量和带教评价结果排名,建立浮动绩效津贴。为每一位带教老师建立个人教学绩效档案,使量化的指标成为评优、晋升、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总结成绩,再接再厉

医院已有1018名住院医师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研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主编和参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和管理书籍7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荣获“2012年上海市医务工会星光计划”一等奖;2014年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成为全球首个通过世界家庭医师组织(WONCA)标准认证的全科医师培训机构。由住院医师参与的“2011年上海市卫生系统住院医师岗位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理论知识考核第一名;住院医师荣登全国首档医学电视演讲节目,并获第二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上海市住院医师科普月月讲大赛二等奖;57人获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2013年和2015年刘延东副总理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先后来院考察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在医学终生教育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中山医院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医院,做好医学教育、培训管理和研究工作是我们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相信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全国的推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理念将进一步提升、管理模式更加灵活多样、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