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2 15:55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毕教部 通讯员:王盟
2016年我心血管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顺利应聘加入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疗科大家庭,同年参加了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始了我的全科住培生涯。
什么是全科医学?它与专科的区别在哪里?带着困惑,我进入了第一个轮转科室——全科医疗科,是王荣英主任带我进入了全科医学这个充满挑战而又前途无量的殿堂,并用言传身教为我答疑解惑,让我明白了:全科与专科最大的区别是它独有的全科医学理念,专科关注的是患者的“病”,而全科则是患病的“人”,全科临床思维强调以人为中心,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家庭、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考虑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病人患了病,虽然有精密的医疗检测,但终究他是人,人是有温度、有思想的,机器取代不了人!不能单靠几个冷冰冰的数字确诊疾病,医生要善于进入病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也就是说,不仅要关注“病”,更应该关注患病的“人”。
通过参加全科住培基地的医学人文、医学心理以及医患沟通等系列培训,我深刻的意识到: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更要具备人文素养,在王荣英主任和老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学会了和病人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在病人的只言片语和细枝末节中找寻疾病的症结并加以解决,很快,病人的愁眉苦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笑脸,每每看到这些,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慢慢地,我喜欢上了全科医学这个专业,我最深的感悟是:医学是有温度的,医学需要人文,患者呼唤人文关怀。
2019年1月,我根据自己规培的体会和感悟,在王荣英主任的指导下完成题名为“全科医生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的文章,并投往2019WONCA(世界家庭医学组织)亚太区年会的网站,半月后我收到来自会务组的邮件:会务组专家对我的稿件内容非常感兴趣,邀请我参加2019年5月日本东京WONCA亚太年会并做大会全英文发言。听闻喜讯,我激动、兴奋,又忐忑不安,对于一个住培学员来说,它是鞭策,是鼓励,更是肯定。我做了充分的英文口语练习准备,王荣英主任对我也非常支持。
“2019WONCA亚太区年会”是由世界家庭医学组织(WONCA)主办、日本初级保健协会承办,大会主题:全科人才——为更加光明的未来而奋斗,大会分为14个分论坛。2019年5月17日下午,我在全科医学教育论坛做了报告,用英语对中国大陆全科医生培养现状、全科医生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形式作了一一介绍,我谈到全科医生应立足于基层,诊疗活动围绕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展开,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全科医生的工作范畴和性质决定了其不同于医院专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相比,全科医生在面向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工作中体现出其连续性、长期性和全面性特点。全科医生需要将“看病”与“看人”结合起来,要考虑患者的最佳利益,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了医学人文素养。因此,对全科医生开展医学人文教育非常有必要。中国大陆全科医学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对全科医生医学人文素养重视不足,目前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建议综合性三级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充分利用教学医院的优质教学资源,鼓励人文社科类专家参与到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训。全科医学师资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充实医学人文教育,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来自日本的Makoto Kikukawa及香港的Julie Chen两位专家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并表示:近10年中国大陆的全科医学发展得很快,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今后在全科医生培养、全科师资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和中国大陆合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共同提高全科医生服务能力。
通过此次参加WONCA亚太地区年会,我也深刻感受到,全科医学是“以人为本”的医学服务,人文关怀贯穿于全科医生的全部诊疗活动中,全科医生既是治疗疾病医生,又是居民健康与疾病咨询的提供者。全科医疗的本质对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培养全科医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全科医生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从而自觉融入基层卫生事业改革中,使得全科医生真正承担起“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这一历史使命。现在中国大陆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比例已经超过13%,老年人合并抑郁、焦虑,同时或先后罹患多系统、多器官疾病者十分常见,而我们的医生对于错综复杂的病人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因此要想有效地防控、管理好慢性病,就需要有优秀的全科医生--全科人才。
三年的住培接近尾声,相对于我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它只是一瞬间,但它却是精彩一瞬,它让我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确立了发展目标,修正了价值观和世界观,我愿用我的仁心仁术为千千万万个患者解除痛苦,做一个有人文素养有温度的医生!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级全科住培学员 赵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