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禅宗十牛图与医者十阶段

时间:2019-08-15 16:15 来源:上海市 作者: 向阳 通讯员:任羿诚

带教老师随笔

 

禅宗十牛图与医者十阶段

 

    《禅宗十牛图》的作者是廓庵思远,廓庵禅师约生活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1150)前后。他曾在常德梁山为主持,属临济宗。十牛图颂,以牧童喻修行者,以牛喻心;十牛图,表示悟道的过程。

 

   其实医生的成长也是有类似的规律,医生这个职业是个成长的过程,不能局限于自己会看些病,开些刀了。每个医生达到的境界不同,每个境界追求的目标并不一样。

 

  见过很多医生,觉得医生的层次、阶段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这里粗浅的借用“禅宗十牛图”来打个比方。

医术的三层次十阶段:

第一层: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

第二层:骑牛回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

第三层:返本还原、入廛垂手 

 

   第一阶段:寻牛

体是医学生至见习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积累大量医学知识,好好打基础的同时,还要发愿做个合格的医生。

 

   第二阶段:见迹 

主体是见习、实习医师,进入临床后,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逐渐看到了疾病诊治的一些方法,学到了一些技能。这个阶段的学习要点是模仿,培养职业习惯。尽量将能够将看到的现象和方法和知识联系起来,所以要养成查资料的习惯。

 

    第三阶段:见牛

主体是实习医师至低年住院医师,此时的医生能够在临床工作中找到该做的事情,配合上级医生工作。这个阶段的学习要点是学会发现问题,这个阶段对职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开始养成职业的习惯,开始有了临床思维的基础。这个阶段要养成好的职业习惯,加强自己的三基训练。

      

    第四阶段:得牛 

主体是低年住院医师,经过一、二年的临床实践,医生能够完成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治。这个阶段的学习要点是解决问题,是医生入门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关键是培养自己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够掌握基本的诊疗技能,能够完成对常见病的诊治,特别要熟练记忆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

        

    第五阶段:牧牛 

主体是高年住院医师及住院总医师。此时的特点是能够分清问题主次,能够全面理解病人的病情,有层次的进行临床诊治工作。这个阶段标志着医生的成熟。进入这个阶段后要不断增加自己的临床经验,多看病人,多学习疑难杂症,多查资料。这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阶段,积累的多少预示着能否从一名合格的医生进入优秀的医生。

 

    第六阶段:骑牛归家

这个阶段的医生临床经验十分丰富,面对很多临床问题几乎不需要思考。

 

    第七阶段:忘牛存人

这个阶段的医生看待病人的出发点会很全面,不单单对疾病有深刻的认识,能够进而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对病人家庭、社会、心理都能够了解,可以从病人的角度制定最适合病人的方案。

 

    第八阶段:人牛俱忘

这个阶段的医生不仅仅能够给病人制定合适的方案,更关键的是能够洞察病人的细节,能够洞悉病人的状况以及病情的细微变化。

 

    第九阶段:返本还源

这个阶段的医生关注的已经不是一个病人的诊治,而是能够发现人体的机制和疾病的规律。但这些需要医生对人体和疾病有着相当深厚的理解。

 

    第十阶段:入廛垂手

这个阶段的医生关注的是社会问题、人群习惯、疾病预防以及医学教育等等,是医学界的大家,比如上医的创始人颜福庆老校长。

 

    以上仅仅是我对医生成长的一个不成熟的比方。对于每一位年青医生来说,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的层次,在临床中锻炼自己,不断积累,不断成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资深带教老师  向阳  副教授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