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6 15:50 来源:上海市 作者:尹波 通讯员:任羿诚
全国优秀专业基地主任风采
踏 实 做 学 问 俯 身 做 人 梯
记2019度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专业基地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学影像科基地 耿道颖 教授
不要以为那样一位在学术上说一不二的权威是一个老学究,也不要以为那样一位在讲坛上逻辑严密、充满睿智、侃侃而谈的学者是一个严肃有余、可望而不可及的大人物。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学影像基地的耿道颖主任实在是一个古道热肠的性情女子,不仅是患者称赞的好医生,而且是研究生、住院医师眼中神采飞扬、传道解惑的好导师、好老师、好主任。
医者成长之路
耿道颖老师生长于江苏徐州, 1992年9月,而立之年的耿道颖老师在徐州当地最大的医院当了5年住院医师和3年主治医师之后,志存高远的她下决心离开家人和幼小的女儿,来到心之向往的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师从放射学泰斗沈天真及陈星荣教授,通过努力,仅用了4年便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业。当丈夫和女儿满心欢喜的迎接她学成归来的时候,由于其扎实的基本功底、优异的学习成绩、敏锐的科研思维、出色的综合素质被惜才如命的导师留下,继续用2年的时间完成大脑解剖学博士后课题研究,于是耿老师不得不再次离开心爱的女儿,只身来到上海。为了更好的研究大脑的影像学解剖,实现影像与解剖的对应,耿老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天晚上一个人骑一辆自行车,车篮子放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里面有一个尸体的头颅,每天晚上使用影像设备对人头颅的解剖进行研究至深夜,夜深无人时,有一丝恐惧涌上心头,特别是偶尔出来觅食的老鼠更是加剧了这种恐惧感。但是两年后,耿老师建立了大脑影像学立体定位系统,对临床手术定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耿老师常说,她现在仍然能记得从枫林校区到华山医院有多少个红绿灯,因为再晚也不敢闯红绿灯,否则被警察抓住,深夜一个女子用黑塑料袋装着一个人头,很难说清楚。这就是她的乐观,并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这就是她身上优秀的品质。
耿老师常说,做个好医生要耐得住寂寞,学会享受孤独。很多时候,影像学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经常面对的是一张张黑白胶片和一帧帧无声图像的世界,但是耿老师确在这无声和黑白的单调色彩中,画出了绚丽的篇章。耿老师基本上没有休息和闲暇的时光,有一年春节回老家徐州看望女儿,大年初二便赶回了上海,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为了更好的向世界最高水平看齐,2004年耿老师再次离开正在备战高考的女儿,只身赴美学习。她没有醉心于美国东海岸旖旎的风光和加利福尼亚的阳光,而是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大量的阅读书籍文献。
虽然耿老师每天工作日程繁忙,但是她仍然坚持参加疑难病例的讨论。每年耿老师都会奔赴基层、边疆义诊十余次。我们有时候会劝劝她少参加一点会诊,她总是说:“我们服务患者,患者也服务了我们,他们是咱们医学经验的来源”。
授业解惑之师
“犯错误的是人,原谅别人的是神”,“你们就是我的孩子,如果你们能够超越我,是我最开心的事情”,这些是耿老师经常对她的学生说的。无声的、黑白的世界里,耿老师却一直在用那双锐利的眼睛欣赏并发掘学生的精彩。
耿老师一直秉持着“身教胜于言传”的古训,她经常说,老师的品质基本上就是学生的品质,学生不是听老师说,而是看老师做。她对老师的尊敬是有目共睹,虽然她现在很忙,总是定期抽出时间看望她的两位老师沈天真教授、陈星荣教授,并向他们汇报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议与指导,甚至是严厉的批评。节假日她也总是会上门看望,重大的活动,总是自己开车或安排同事开车去接两位老师。在老师生病期间,经常去探望,并安排住院及诊治。有一次,耿老师在外地开会,陈星荣老师身体不适,住院了,她知道后立即指示我前去看望,并将病情向其汇报,当她知道病情并无大碍后,仍然叮嘱我经常去看看陈老师。
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学生塑造成“品学兼优”为目标。耿老师和很多老师不同的地方就是她不会使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她自己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制定教育方法和职业规划。目前在科研压力空前巨大的情况下,耿老师仍然坚持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有的学生适合科研,她就会提供更多科研的平台,而适合临床的学生,她会给其更多临床的学习时间,对于思维活跃、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她会争取给他们创造更多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通过这种分类指导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心情舒畅,充分发挥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团队的团结协作。耿老师有个学生,自信心不足,缺乏学术会议发言的经验,耿老师便将自己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机会让给了这个同学,自己在下面听,结果这个学生的发言赢得较好的反响,从此这个同学克服了自信心不足的缺点,以后陆续在地区性、全国性、甚至世界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言,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耿老师始终以品学兼优要求所有的学生。德才兼备,品德为先,品德差的人才能越高危害越大,这是耿老师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近些年来,随着耿老师的一些学生成长为放射科的主任或者学科带头人,耿老师经常在师生聚会的时候提醒他们,不能有贪念,光明磊落做人,踏实做事。在耿老师的谆谆教诲下,这些走上领导岗位的学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耿老师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工作,也非常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耿老师能够掌握每位同学的思想、生活情况。在定期召开的科研会议上,她要求大家把思想或者生活上的困难说出来,大家想办法帮他解决。当学生遇到的人际关系难题时,耿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说:“犯错误的是人,原谅别人的是神,任何人做事情都有他的原因,我们应该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她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也是这样,总是首先接受他,然后找到他身上的优点,并且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而是在私下里指出其不足。耿老师对学生个人生活也非常关心,不管学生毕业工作距离有多远,她总是牵挂每个人。有个学生由于工作的原因夫妻两地分居,一度夫妻关系欠和睦,耿老师知道后,在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期间找到这个学生,与其促膝长谈,教他夫妻和睦相处的技巧。后来听说这个学生家庭和睦幸福,工作成绩显著时,耿老师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还有一个学生,比较内向,毕业数年一直没有女朋友,这件事一直牵挂耿老师的心,耿老师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停地帮他物色女友。在耿老师行为的感召下,师兄弟之间也形成了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和谐温馨的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在业内传为佳话。
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系主任、住院医师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耿老师坚持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连续20年主讲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课程,生动形象的授课风格融入渊博的知识,引经据典,挥洒自如,透着人生的哲理和行医的准则;一堂课下来,“粉丝”云集,耿教授的魅力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所传诵。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耿老师也是毫不保留将其宝贵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他们,连续23年坚持举办“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新理论与新近展”学习班,将华山医院放射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每年学习班期间,耿老师总是要求会务人员,住院医师听课的一律免费,并且提供午餐,结果每次课堂人员爆满,财务捉襟见肘,最终只能减少授课老师的报酬。
对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深厚感情使她桃李芬芳,严谨的治学、广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也让她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影像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秘书 尹波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