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吉林省

为爱而行 无问西东

时间:2019-10-08 12:23 来源:吉林省 作者:张彤 通讯员:张野

每一名医生的一生中都至少会有一个让其刻骨铭心的故事,没错,也正是那个故事它让我开始明白:任何不顾及灵魂的肉体治疗,永远都无法达到真正的治愈。而就在前不久我刚刚得知老人已经过世的消息,他的儿子,也早已结了婚...

我清晰的记得那是2016年的一个彩超门诊,那时我正在甲状腺外科轮转。老人当年60岁,2011年曾于某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病理回报为:“低分化滤泡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老人右颈前将近35公分接近破溃的肿物。而就在就诊的1个月前,老人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MRI提示右侧额顶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的可能性大。可更令我头疼的是老人早在2012年就已经发现了肺转移瘤...

就在我万般无奈之时,他的儿子突然扑通的一声跪在了我的面前,含着泪说:“张大夫,都说甲状腺癌不要命,可为什么我的父亲会这样?这瘤子就像死神一般时刻的提醒着他的时日无多......求求你一定救救我的父亲!”刹那间我的脑中突然闪出一幅画面,我仿佛看到了大四那年曾跪在父亲病床旁无助的写着日记的自己...那年父亲突发急性脑梗死,那个曾经为我撑起一方晴空的男人拉着我的手说:爸不怕死,只是放不下你和你母亲......

一名医学生,望着病榻之上的父亲,我唯一能做的却是含泪写下:“我愿跪碎双膝、踏破双足,只为换回父亲余生的时间!”而此时此刻,面对这对父子,在这进退两难的灰色地带,我的理性和感性对峙着。

我清晰的记得一篇综述曾提及:一经确诊,PDTC通常已处于疾病的晚期,它的5年、10年和1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50%、34%和0%,而此时的患者却早已度过了4年的术后生活,我深知这致命的脑和肺转移瘤一定会先于甲状腺癌终结老人的生命。

冲动的答应患者的手术要求并不难,可难的是背负着内疚和使命感继续走下去。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我感觉自己亏欠了他们,一生的时间......

半年后的一天,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老人头顶带着绷带,他激动地跟我说:“张大夫,我脑袋里的瘤子已经拿掉了!现在就差脖子上的了,孩子,你就当帮大爷个忙,出了啥事大爷都不怪你!其实老头我年纪一大把了,死亡对于我来说也不算啥了,可就是还没看到我儿子结婚,就这么走了,确实有些遗憾啊......”

那一刻,我整个身体僵住了,我似乎读懂了多年前徘徊在生死边缘之时父亲眼角的那滴眼泪。

古语有云: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皆如至亲之想。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我看得到老人眼中的坚定,那是父爱的光芒。

于是我们立刻进行了MDT全院会诊,尽最大努力与老人一起并肩作战。这是老人既往的治疗史:12年至14年间,老人曾先后于我院行2次化疗,1次放疗和2次碘131治疗,可效果均不理想。鉴于老人强烈的手术要求,最终会诊意见定为:行姑息性颈部肿物切除术后行碘131延缓肺部结节进展。

当我们打开老人的颈部皮肤,看到遍布右颈3区、4区颈动脉鞘周围、左颈5区以及皮下和肌层广泛粘连的淋巴结,我几乎绝望了。而此时我们主任强大的手术技艺还是给我吃下了一粒定心丸,最终我们还是成功的完成了这台艰难的手术

那结果,我想大家也已经知道了。老人的儿子告诉我,老人临终前曾说:如果不是当年我们答应了他的手术要求,老人可能3年前就早已死于心病。通过这与死神的抗争换来这豁达而无悔的临终生活,值了!

这或许也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可有时候我就在想:

如果第一次在当地医院就能为老人进行系统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结局会是怎样?

如果当时我院的阿帕替尼等三期临床靶向药物那时就已经开展,结局又会是怎样?

如果......

死生有度,生命无常。人生的最后一课必定会是衰老和死亡。

这个医学哲学问题爱因斯坦早就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如果我们想要人类的种族得以延续,如果我们想要探索生命的奥义,如果我们想要拯救世界和其中的每一个生灵,那么--爱--就是唯一的答案!”

而此刻,我才领悟: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爱是最高的逻辑。

曾经的我为了如山父爱而选择行医;

如今的我为了无疆大爱而选择修行。

为“爱”而行,我无问西东。

正如您所看到的,正常我的稿件到此就已经结束了,可就在我即将点击发送之时,我的电脑里突然弹出了这样一首歌--“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们在这里,在这里等你;我们不一样,虽然会经历不同的事情,我们都希望,来生还能相遇......”。

这时我才发觉,我的文字里清晰地分别着我们和他们。这一身白衣将我们分割成了两个平行的时空,可能是医患的处境不同,我们往往会有一点不理解彼此的苦痛,甚至有时出于本性的自我保护会让我们彼此有一些误解。

可我们想想:

对待疾病,我们始终都在同仇敌忾;

对待手术,我们谁都不愿接受失败;

对待彼此,我们都在用心努力去爱……

这,是他的故事,是你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他们,不是他们;

他们,就是我们...

为爱而行,无问西东。写给生来为挚爱的他们,写给生而为众生的我们,2019年10月01日献上。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