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3 15:45 来源:四川省 作者:冯碧霞 通讯员:卢玮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医疗模拟机器人“上岗
"会流泪、尖叫停止按压、分析心律、交换角色!”
“患者室颤,继续按压,非同步双向200J除颤!”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
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模拟病房里,一个个清晰而明确的指令陆续下达,患者在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医护团队的高效配合下转危为安。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骤停,每天约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个人死于心脏骤停。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是影响心脏骤停生还率的关键。为有效提升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我院对重点科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近400名医护人员进行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训与考核,并将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应用到该培训中。
“它除了有体温、会眨眼、能呼吸、有心跳、有脉搏等正常人的功能外,还能发出各种逼真的呻吟和对话,可代替真人接受胸外按压、气道管理、电击、药物使用、病因分析等,是临床医学教学的良好教具!”正在调试机器人的临床技能中心培训老师冯碧霞介绍,这个高级综合模拟机器人属利用工程技术与仿生学技术研制而成,其医学模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我们可以把成千上万的病历编程输入电脑,再连接在模拟人身上,模拟人就会按不同的病历模拟出不同的逼真病情。让学员在它们身上反复实施病情评估、体格检查、输液、穿刺、置管等诊疗措施,拓展临床思维,增加实际操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