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情为援疆征程 心系援疆工作 —记喀地一院教学管理科广东援疆专家陈流华

时间:2020-01-09 18:15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作者:张晓燕 通讯员:王华

“大道无形,大爱无声”。2020年1月,一年的援疆工作结束,提起陈流华主任这一年的援疆征程,他却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我只是做了一点自己该做的事。”这朴实的话语,正是对才华横溢、为人真诚的陈流华主任最好的概括。

陈流华主任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疾病的诊疗专家,腹腔镜外科手术是他的强项,同时他也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基地教学秘书和外科基础学院核心教官,在住培工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管理经验。陈流华主任的医疗技术专长和医院管理专家的双重角色,使他在援疆工作肩负着双重任务:一边是喀地一院普外二科主任的责任,一边是教学管理科主任的重担。面对双肩担负的工作,风趣幽默的陈流华主任深知这不仅是广东前指和喀地一院赋予他的重任,更是他一年的援疆时间需要完成的使命!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普外二科,陈流华主任不仅以自己精湛的专业技术为广大胆道顽疾患者解除病痛,还曾远赴英吉沙、莎车县人民医院,为病人制定诊疗计划,更重要的是他不拘一格、毫无保留地对科室医师实施传帮带工作。之前普外二科实施的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手术等疑难杂症都是由外请专家完成,而今,在陈流华主任的悉心点拨指导下,科室医生已能独立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取石、T管引流术,以及腹腔镜脾切除术,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改良襻式吻合术,经T管窦道胆道镜检查、钬激光碎石、胆道镜取石术等多种新技术,其中,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改良襻式吻合术的开展还填补了自治区新技术的空白。

为适应医院远期发展,陈流华主任根据普外二科含多个亚专科特点,协助制定科室初步发展计划和个人重点专业倾斜培养计划,为医院以后储备各亚专科人才奠定基础。他还利用每周一次的文献阅读或指南解读活动,让每位医生轮流对和本科室临床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文献进行解读,使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文献检索、课件制作以及临床授课能力。他鼓励科室医师平素注重对特殊典型病例进行收集,将良好的素材用于以后教学查房、小讲课等教学过程中,真正达到“以医带教”。陈流华主任独具匠心的沟通技巧、拨云见月的手术演示、恰到好处的实践指导、举一反三的学术探讨等举措,促使科室的综合诊疗水平与手术成效显著提高,实现了对人才培养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切实做到为科室“打造一批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常言道,“负重尤知征途远,不用扬鞭蹄自奋”。在教学管理科,陈流华主任一边依据国家住培基地评估标准,一边利用有限的援疆时间对规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度访谈及调研分析,对全院20个专业基地台账进行了自查整改与评估指导。特别一提的是,当时,医院规培教学工作正处于“瓶颈期”,面对国家卫健委亮出的内、外科专业基地两张黄牌,整改工作任重而道远。陈流华主任为了住培基地的持续发展,不遗余力地将教学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喀地一院的临床带教老师们,他积极联系援疆专家及其后方团队,以住培评估标准的核心指标为最大抓手,不拘一格地开展以联合教学比赛、教学查房、教学小讲课DV比赛、“妇产基地结业实践能力模考教学展示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以点带面来开拓学员视野,提高师资的教学水平,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加强各基地临床师资教学经验交流,创建高质规培平台。陈流华主任还教育引导各基地在工作途径中善于发现问题,引领师资团队树立“以教促医”理念,不断探索和涌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提高住培工作质量。在陈流华主任的悉心指导下,短短半年时间整改成效非常显著,喀地一院顺利通过了国家卫健委对规培基地的复审,成功摘掉了内、外科基地的两张黄牌。


众所周知,“谁拥有数据,谁就拥有发言权”。真实的数据一笔笔记录着陈流华主任的艰辛付出。援疆期间,陈流华主任对260名在册师资和50名师资后备人员进行师资培训730人次,并对由72名师资组成的13项技能专项技能培训师资团队进行了专项培训,组织住培医生参加专项技能培训10余场近100余人次;实施结业考试前外科相关培训4场约60人次,选派10余名年轻医生参加中大组织的规培高峰论坛和欧洲教育联盟(AMEE)论坛与培训,学习各种教学方式和授课技巧,对喀地一院的师资和管理影响重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医院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带教能力逐步提高,规培教学管理日趋规范。陈流华主尽心尽力的教学示范、床旁示范、集中培训、现场评估及改进指导等措施,为规培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情为援疆征程,心系援疆工作”。陈流华主任作为广东省第九批“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在有限的一年援疆工作中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的教学理念用心、用情、用爱书写出独有的精彩篇章!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