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抗击新冠肺炎 | 我们在行动(一)

时间:2020-02-03 12:59 来源:上海市 作者:刘韦卓、李念夷 通讯员:任羿诚


                               抗击新冠肺炎 | 我们在行动(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院医师联盟

抗击新冠肺炎

我们在行动

第一弹






自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医院正值节假日期间,各相关科室人手短缺,在沪的住培学员们能够不惧疫情、不顾休息,在各科室老师的带领下,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临床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医院分忧解难,为病人守护健康。




故事一


总有些英雄主义拿来做梦,总有些温暖会给予力量


内科基地住培医师刘韦卓


2020年1月24日,除夕。老爸被call去做急诊手术,老妈接到通知隔天正常上班,我一遍遍刷着来自前线关于这场突然爆发的战役的讯息,又看了看已打包好的行李,犹豫了几分钟,在手机上点下退票,并写下随时待命的请愿。

会有一些的害怕,很大的想家。

但总有些英雄主义拿来做梦,当看到昔日的同学和老师穿上防护服,变身“宇航员”拯救世界;

总有些勇敢充当盾牌,当老爸告诉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总有些科学作为支撑,当学习着不断更新的诊疗方案和发表的期刊;

总有些温暖给予力量,当测血糖时老奶奶递给我她亲手烧的卤味,当收到星爸爸写着“医护人员辛苦了”的比心卡片,当看着老妈寄来的一堆连花清瘟颗粒和口罩,当微信上收到那么多来不及回复的关心……

作为内科基地一名学员,从本科见习阶段起,已与华山相识近5年,虽然只是一名刚刚拿到执业医师证书的小医生,但深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荣誉与使命。

17年前,有那么多天使保护着我;17年后,就要学着前辈的模样,不忘初心,义不容辞,为退散寒夜,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值班室窗台上的向日葵在阳光下伸着懒腰,明天就是正式开工的日子。只想提醒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最可爱的人们,务必保护好自己,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作战,我们共同期待着,那个可以在蓝天下自由呼吸的日子



故事二


有些教育是耳濡目染,有些故事让人动容


内科基地学员李念夷



疫情发生的时候恰好在感染科轮转,老师们对疫情的敏感度真的很高,1月中的时候我在那里担心过年回家的事情他们就建议我不回去了,我就把回家的票退了,后来父母开车过来陪我过的年。

果然疫情一天天严重起来,武汉也封城了。这种时候,感染科是一线,每天早上的例行会议从简单的20分钟变成了1小时左右,老师们开始要去支援总院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两个院区都要值班,真的很辛苦,王璇师姐后来被抽调去了隔离病房,金主任要回总院负责日常调度就住在总院,但西院病房的日常工作依旧有条不紊。

我山的感染科不愧是华山之巅,遇到疫情又快又稳,老师们都超级赞,没有人退缩,大家讨论的话题都是如何优化流程。

感染科也算是话题的中心,老师们的口风也很紧,从上到下都很淡定,反倒是我们床位医生比较慌,老师们还要安抚我们。

年29那天我竟然发热了,还有呼吸道症状,去查了血常规白细胞偏高,郑建铭老师就安慰我说我没有接触史不用担心,那天病房也收了一个发热的病人,是刚出院回家两天的病人,到家当天晚上就发热了,理论上肯定不是,但床位医生和同一房间的家属很怕,郑老师一边要安抚家属一边要安抚我们,然后过年还跑到病房给患者做了鼻咽拭子等检查,等结果出来就告诉我们宽心。

最近各种消息满天飞,我们难免浮躁,郑老师还教育我说“要做有益及有意义的事情,做好我们能做的事情。把虹桥院区管好,不给总院和金老师添麻烦,定期值好总院观察病房的班,我觉得这个是正事,不议是非”。

这个月的收获真的超出预期,很庆幸自己在特殊时期有了额外的收获,有些教育真的是耳濡目染,老师们言传身教,学生们受益匪浅,这可能就是华山精神的一种传承吧。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