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近期,这段文字在微博、朋友圈热传。这一幕幕真实的场景,正在我们身边上演。“住院医师刚刚走出校园,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他们努力蜕变为一个合格的医生。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让我们欣慰得看到了未来中国医生的能力与担当,也检视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果。”中日友好医院住院医师党支部书记高鹏说。中日友好医院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在培住院医师300余人。疫情爆发以来,住院医师们以各种形式投入到这场战“疫”中,一个个稚嫩的身影感动了身边的老师和患者。1月,11名正在轮转感染科的住院医师承担起发热病人筛查工作。他们中很多人放弃春节休假,主动请缨和带教老师一起应对筛查高峰。该院第一个疑似病人出现后隔离在应急诊室,内科住院医师莫星星那天正在发热急诊支援,她毫不犹豫去应急诊室取咽拭子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成为该院第一个穿上防护服的住院医师。她说:“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因为只有我穿了防护服,戴了护目镜,我就直接去了。刘春晓是第一年的内科住院医师,感染疾病科是她轮转的第2个科室。今年是她第一次在医院过除夕,也是她第一次站在疫情前线。除夕一天,当科室接诊了234位发热患者后,这个美丽的姑娘把微信头像换成了穿着防护服的工作照,配上“必胜”的手势。她说:“在疫情面前,我们要迎难而上,不畏艰辛,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多名住院医师主动请战,其中来自回龙观医院精神卫生专业住院医师马宇翔,面对疫情主动向医院提出申请前往一线科室,希望能用专业知识缓解一线医务人员的精神压力。
住院医师马宇翔的“请战书”
因疫情防控形势,一些春节前返家的住院医师无法按时回院值班,留守在北京的住院医师就默默为小伙伴们替班。住院医师王雅、孙丹阳、郑绮华等人所在的科室,因多位住院医师、进修生无法按时回京,春节期间原本没有值班任务的她们,主动要求科室给她们多排些班。带教老师们感动地说:我们一定会记得这一时期大家的努力和付出!
一天深夜,消化科一位住院医师因有疑似患者接诊史,需要隔离医学观察,而第二天他需要值24小时班。带教老师电话联系了住院医师刘泽强,他脱口而出:“没事老师,我来值班!”而此时他刚刚完成24小时值班回家。
还有一些住院医师积极为医院募集防护物资。住院医师赵永琴等联系各种渠道,多方奔走,为医院提供捐助信息,帮助临床一线落实医疗物资。
住院医师的付出得到了门诊、住院患者的认可与感激。在疫情面前,年轻的住院医师和科室医护人员一起,与患者相互支持,并肩作战,让我们感到一股暖意。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战役打响,关心住院医师们的健康和平安,采取一切措施,充分保证一线住院医师工作安全。医院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学员保障问题;教育处积极组织各类学员积极学习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并和各轮转科室分工合作,联系到近千名各类学员,分类做出部署安排,对重点人群每日监测实行零报告制度,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教育教学党总支各支部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在关键时刻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疫情防控打乱有平日有序的医疗和教学工作,为指导学员有序返院、轮转排班、培训等,教育处及时研究发布了疫情期间学员安排处理原则,开放远程培训等方式确保停工不停学。医院孙阳院长和丁晶宏副院长心系年轻的住院医,时刻关注新动态,及时解决新问题。带领教育处和勤保部节日期间每天排班巡视住院医师宿舍,让住院医师们能够安心休息。工会对节日期间仍在一线重点科室的住院医送去了温馨的礼物。面对可爱的学员们,教育教学党总支副书记李颖动情地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对人民健康、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年轻的住院医师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住院医师们,加油,医院和老师们与你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转自医学电子书包微信,内容来源:中日友好医院教育教学党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