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4 16:43 来源:上海市 作者:徐海玥 通讯员:胡予
庚子年午夜钟声的敲响,注定是不寻常而沉重的。离上海800余公里以外的华中地区“九省通衢”重镇的湖北武汉,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集中爆发的恐慌和无助当中。
2020春节前夕医院下发通知: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发热门诊工作压力骤升,需要各科医师前往支援,肾内科主治医师张昆医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就算没有发热门诊的支援工作,作为一名肾内科的主治医师,过年期间的临床工作也并不轻松。等着他的是大年初一、初三的本科室值班以及初四的门诊。加上大年初六的发热门诊……他掰着指头算算,难得的陪伴家人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身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医生,他选择守在前线。
他摸摸床上已熟睡的呼吸均匀的5岁孩童的脑袋,将医院的新的工作安排告诉了自己的家人。他们在短暂的惊诧后,不出意外地表达了担忧情绪,爱人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目光里面盛满了担忧和关切。面对这个未知的疾病,虽然自己心里也还在打鼓,但他知道自己不得不鼓足勇气去面对这个挑战。
张昆医生在动身出发去发热门诊之前,仔仔细细地将当时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标准以及本院的诊疗流程学习了几遍。为避免出现遗漏和失误,他还把诊疗流程打印出来带在身旁。
大年初六晚八点,张昆医生穿上全套隔离装备。面罩、N95口罩、防化服、脚套将让他严丝合缝地封闭在这种环境下连续工作12小时。上一班的朱医生将目前所有留观病人的情况逐一向他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和交接。
张医生没想到刚刚接班10分钟左右,就遇到了一位高度疑似患者。这是一位55岁左右的女性,从湖北鄂州探亲而来,自行在家测温达38.6℃。口罩掩不住患者和女儿脸上焦急的神情。流行病学史+发热症状,虽然没有其他的明显呼吸道症状,但是这些关键信息已经足够引起张医生的重视。
当时的武汉肺炎已经不再是微博上的新鲜词,疫情形式严峻,医院已经进行了多次会议讨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依照当时的院内流程,张医生给该患者开具了常规血液感染指标、CT检查以及常规流感病毒的筛查。
几乎是患者拿着血液报告回来的同一时间,张昆医生收到了当时CT检查医生打来的回报电话,短短几句话,却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双肺出现典型的病毒性肺炎征象,血液也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降低——这是一个感染2019-nCov的高度疑似病例。
初步检查结果出来后,张医师更加仔细地对患者的居住地、暂住地、来院交通方式、家庭目前的成员及居住情况等等进行了逐一询问,同时第一时间在工作群中汇报了该患者的情况。上报CDC、留观、隔离、监测家庭成员、消毒工作一气呵成。张医生根据当时的患者情况进行了常规的补液治疗,幸好,夜间情况较为平稳。
当这一切稍稍落定,外面已是万籁俱寂。防护服里又热又闷,有细小的水珠凝结在防护面罩上。虽然不比疫情的中心武汉,但为了节省有限的防护物资,我们的发热门诊医生也是尽可能地避免更换隔离服。张昆医生到窗边找到一方小小的椅子,将身子倚在墙边,揉了揉自己的腰部。穿着隔离服无法卧床休息也加剧了之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他在我们的采访人员问及他的腰伤的时候,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医务人员嘛,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颈椎腰椎的毛病的。能坚持的时候就坚持一下吧,大家这种时候都不容易,也不要增加其他同事的负担。”
破晓了,路灯开始熄灭,冷清的马路上也开始偶尔有了车辆的穿流。在焦急地等待CDC取样核酸检测结果的期间,说内心毫无波动是不可能的。在疫情投射下的巨大阴影之下,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在万家灯火的春节期间,由于担心自己家里不足以进行安全的居家隔离,他只能放弃本就不多的团圆时间,在外找到住所,以避免对家中老人、爱人和孩子的影响。
1天之后,CDC传来核酸检测的结果——2019-nCov阳性。这个结果,情理之中,意料之中,从张昆医生本人、到辅助科室、专家组的医务人员们都有所预期并做好了心理准备。
这是普陀区第一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响了我们医院甚至普陀区“疫”战的第一枪。采访他当时的感想,张昆医生想到更多的不是什么崇高的精神,他反复强调,任何一个医务人员在这种时候都会义无反顾荷枪实弹地冲上前线的,无论何时何地。这是医生的天职,也是一名党员基本价值的体现。
张医生的手机自从确知自己确诊了这一名新冠肺炎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消停过:不断有同事、亲人、医务处、感控科等等相关老师电话、微信表达对他的关心,要他注意这段时间多休息,不要太劳累,注意个人防护。还有同事为了减轻他的负担替他完成了半天的门诊工作。他说,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在非常时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同济医院大家庭的温暖。
经历了短暂的休息,他又要投身到自己科室的工作中去,和万千医护人员一起冲向这场阻击战的前线了。当被问及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是什么,张坤医生说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跟父母和爱人小孩休假出去放松一下。
之后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没有人可以在新冠肺炎肆虐的新年钟声下独善其身,张昆医生和千千万万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心中深知,医护人员的天职,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站起来参与这场战役。有人逆行,有人负重前行,大家用带着温度的双手,筑起这场瘟疫与人类的生存战的一道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