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8 15:54 来源:辽宁省 作者:李旦玉 通讯员:刘磊
2020年的新春格外的与众不同,除了少了一些像往年一样的佳节祝福,而收到更多的是“不要出门,记得戴口罩”等等的叮嘱。身边所有的事物都被“新型冠状病毒”赋予了新的含义,无论是电视机屏幕上滚动的防疫宣传,还是朋友圈里担忧祈福的字样,再加上公交停运的公众消息,轮番地信息轰炸,我们的心情逐渐变得不安、恐惧,甚至出现失眠。那么疫情当下,我们该如何呵护我们的心灵,守卫我们的心理健康呢?小编在这里来给您支招。
一、选择正规的新闻媒介,正确地认识疾病
1.减少不确切的新闻输入,降低心理负荷
互联网的高速运转使我们获得信息更加便捷且广泛,但是部分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有待评估。小编认为选择正规官方的新闻媒介,比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既可以获得权威可靠的新闻内容,又可以减少庞杂的不可靠信息输入,从而减轻对事件负面的关注度,缓解负面情绪,防止产生“如果……怎么办”的灾难化思维。
2.了解最新当前疫情资讯,相信新型冠状病毒可防、可控、可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已确定病原为2019-nCov,β属冠状病毒。该病毒对紫外线及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相对于乙肝病毒冠状病毒更易灭活。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最终导致死亡的病例多是老年人或患有慢性躯体疾病的患者。
3.正确认识新型肺炎症状,区分感冒、普通流感等疾病症状,减少焦虑情绪
感冒多有着凉、劳累等诱因,主要为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多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普通流感的进展较快,个别患者一般3~4天可能进展成肺炎。相比之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期进展多数较慢,为1周左右,后期进展速度快,由肺炎可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4.做正确的防护,切断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所以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75%酒精消毒等阻断措施,能有效地与病原体隔离,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部分切断传播途径。
二、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尽量调节作息的节律性,搭配合理的饮食。根据膳食指南,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奶类、大豆;适量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因为居家所致活动量减少,可以适量拉伸躯体,做适量简单的运动,比如仰卧起坐、俯卧撑、深蹲、平板支撑等。
三、选择合适的心理调适
1.正视心理问题
当我们面对疫情出现焦虑等情绪是很正常的现象,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好比没有预知的突然考试,紧张焦虑是在所难免的。有的人在遇到这种状况时的心理应激可能比较强烈,甚至出现恶心、疼痛等躯体不适感。但不要害怕,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应激时的神经及内分泌系统为我们发出的“信号”,告诉您有问题需要解决了。
2.合理干预方法
如果仅仅是情绪问题或者症状轻微,适当的放松训练和心理疏导就可以解决,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比如濒死感、过度换气、躯体不适、失眠、自杀观念等等,如果没有躯体的其他问题,可能就需要精神心理医生的介入,采取心理治疗及药物干预等。
3.医务人员的心理调适
医务人员在疫情的高压下,也会出现身体和心理的反应,要告诉自己,医生可以有不安的情绪,接纳它。如果时间和空间允许,多与自己的上级、同事及亲友沟通,释放情绪,获得帮助,减轻疲劳。如果尽力仍完成不了病人和自己的期待,请肯定自己做的一切努力,告诉自己尽力就是最大的负责。最后是请爱护自己,这是对生命保持最大的热忱。
4.通过官方途径,获得心理援助。小窍门,在家就能缓解焦虑
1.适度的拥抱、抚摸,都是增进感情的行为,会缓解精神压力,稳定情绪。
2.学会缓慢的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也会让不良情绪慢慢释放,还可以改善睡眠。
3.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做自己容易专注的事情,也可以转移注意力。
四、家庭支持,积极暗示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我们获得爱的起源地,所以能够积极地与家人倾诉,说出自己的困惑或是担忧,是很好的释放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正性的心理暗示也有很神奇的作用,会让人充满希望,行动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