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战“疫”里的守望

时间:2020-02-20 10:45 来源:上海市 作者:华东医院 罗露 通讯员:杜丽侠


  2020年春节前夕,如往年一样,上海的大街小巷挂上了红红火火的灯笼,家家户户贴上了喜庆的春联。医院里手术量渐渐减少了,病人们也陆陆续续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家过年。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国人过年的所有美好计划。

121日,84岁的钟南山院士坐着高铁餐车奔赴武汉。

122日,我还在暗自窃喜手术快结束了,能趁着年前在上海的最后一天去商场给外公外婆买些点心。手术换台间隙在饭厅吃午饭,看到了武汉新冠疫情的报道,才意识到这不是之前以为的局部小规模肺炎,而是全国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于医生的谨慎,我打电话回家告诉了父母取消采购年货的决定,反复叮嘱家人去药店买点口罩和消毒酒精。

123日,武汉封城了,而我也准备回家了。往日拥挤的2号线,变得冷清了许多,车箱里零星地坐着一些戴着口罩的旅客,航站楼也稀疏了几许。飞机上压抑的低声咳嗽、戴着手套的空乘人员致歉:飞机餐改发为小点心,这些都在提醒着大家疫情的严峻形势,当我再次叮嘱父母来接机时一定要戴口罩,他们告诉我:“几乎跑遍了泸州所有的药店都买不到口罩”、“消毒酒精更是早已脱销”,我的神经更加紧张了,难道疫情蔓延到泸州了吗?

24日,大年三十,我从泸州回到老家(叙永县的一个小乡镇--马岭),这天是镇上赶集的日子,往年集市上人山人海,从早上到傍晚人流涌动,今年的这天“武汉疫情”经各大媒体公布后,连乡村里的人们都开始慌了,有些人家甚至大门紧闭,整个小镇变得冷冷清清,与此同时,我千里之外的老师们,在除夕夜义无反顾,告别家人,驰援武汉,出征前线。而我只能含着泪,双手合十,从心里一直默念:“天佑逆行者、天佑中华……春晚里《爱是桥梁》欧阳夏丹老师:“在这呢,我特别想给所有的湖北人拜一个年!你们停下了出行的脚步,其实就是在刹住疫情前行的脚步,可能在那一瞬间,你们会觉得孤单,但却可能是最不孤独的时刻,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和你们在一起。”

回家后每天关注疫情进展成为了今年过年我们小家庭固定的守望。

看着防疫一线的老师们不能吃饭不能喝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连续作战时,涌上心头的是感动,更是惭愧。那么多二十多岁的同龄医生和护士,在一线无畏生死,不计报酬地救助尚未有效治疗方案的危重病人。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他们仍在隔离患者的房间里贴上窗花、春联,给患者打气。而现在的我,在疫情肆虐的日子,只能呆在家里,不出门、不添乱,每天关注疫情,新增疑似病例多少,确诊病例多少,重症病例多少,死亡病例多少,治愈了多少,每一个数字都在揪动着我的心。妈妈时不时的说“多读书,多读书真的能救人的命呀!”,作为医务人员的我决心读好书,治病救人……

再看看一线白衣战士们被泡得皱巴巴的双手和浸湿的衣裤,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上夜以继日和死神抢时间的建设者们蜷缩在工程管道上休息一会儿的身影,用生命发出警告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没有刨葱机就用手硬拔送往疫区的大葱,汶川感恩你,武汉要雄起的蔬菜,刚脱贫的云南乡村用摩托车送来的香蕉……在铺天盖地的新媒体潮流里,他们并不起眼,却汇聚成这场战“疫”里的平凡又不平凡的守望。

这一切,正如白岩松老师说过的那样:“一个描伤口如花朵的国度,一个抬泪眼往远方的民族,不会被打败。”因为这个民族的人们,在危难面前,时刻懂得守望。这场战“疫”还没有结束,武汉雄起!中国加油!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