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同仁同心战疫情,规培戮力谱新篇

时间:2020-03-05 08:37 来源:上海市 作者: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董小燕 施丹丹 通讯员:施丹丹

截至22512时,上海已确诊336例新冠肺炎病例。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市医护人员上下齐心协力、共抗疫情。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地处长宁区,是毗邻虹桥交通枢纽的区域性医疗中心,除服务上海长宁区70万常住人口外,还辐射周边六个区。早在上海疫情防控警报还没拉响之际,同仁医院就从发热门诊中发现了上海“一号病人”,即上海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而截止日前这家医院已从发热门诊患者4670人中筛查出疑似病例53人,其中确诊病例20人。同仁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医师作为医院一份子,也是未来医学界的中流砥柱。不但接受住培管理,还在临床帮助医治患者,为防疫一线提供支援。同仁医院住培生有信心与全体市民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我是党员,我在一线”:18级内科基地规培学员 王晓峰的故事

 一个月前,新冠病毒肺炎刚刚露出苗头,大家都懵懵懂懂,我还在急诊轮转,静静等待新年与喜悦的到来。29日,本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但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也为了亲朋好友的健康,不得不推迟了婚礼。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做表率、有担当、尽职责,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高高飘扬。在党支部组织的招募志愿者活动中,我积极报名,不忘初心,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在党支部的号召下我积极为疫情捐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在急诊病房兢兢业业,处理好每一个患者、做好每一个操作,只希望自己能够发挥最大的光和热,为临床老师们分忧。同时我坚持参加每次的线上学习,完成知识充电,不断提高自己临床能力。

 感触最大的还是年初一收治的一位高渗昏迷伴休克的老人,“及时、有效、不放弃”是我们的原则。他入院后病情不断恶化,我深刻明白时间就是生命,于是收入病房后,第一时间给患者留置胃管,灌注低渗灭菌水,同时行股静脉穿刺以静脉补液。就在一切顺利推进时,老人又突发了室速,继而心跳骤停,我立即呼叫备班,床旁急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静脉给药。就在大家都快筋疲力尽时时候,患者突然恢复了颈动脉搏动,心电监护上开始出现规律波形。抢救,成功啦!

“同学们眼中的白衣战士”:18级全科规培学员陈妍的故事

 2020年新年伊始,在大家都对“新冠肺炎”非常惧怕的时候,陈妍主动申请调整了自己的轮转计划,提前进入呼吸内科。她经常会忙到很晚才匆匆吃几口饭,也会在夜班医生已经上岗后仍然认真做完本职工作才下班,还会在大家都进入梦乡之时才轻手轻脚地爬上床,这几乎是陈妍同学每一天的生活轨迹。

虽然忙碌,这并不影响陈妍同学在我们生活中扮演哆啦A梦的角色。她工作努力,同时在生活中扮演“开心果”、“减压器”,而对于学习她更一直是最让人安心的存在。规培至今,在我们每一场考试的回忆之中,陈妍同学都俨然是助教。她会组织大家复习,娓娓道来书本上的考点,甚至在我填写答案时脑海里都播放着陈妍同学的声音,想忘记都很难。有时我们碰巧在一个科室轮转,常常发现我还在犹豫时,陈妍同学已经把这件事做好了。

陈妍同学就是如此,总是做事更认真一些,思维更敏捷一些,想法更周全一些,对别人更热心一些。

“抗疫在基层,做好健康的守门人”:17级全科流调小分队的故事

 全科医师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全面防控形势严峻,全面基层排摸,全面人员流调是当前全科医师的任务。我们17级全科住培生志愿响应流调与分诊工作。我们穿上隔离衣,戴上护目镜,装备好口罩帽子,协助来院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承诺书的填写,在疫情面前做好人民健康的“守门人”。

“您好,进医院麻烦打开微信扫一扫,做一份调查”,“您好,这边可以走人工通道”,“特殊时期,感谢你的理解”。流调人员每天要反复说的话,已然形成工作范式,简单而意义重大,有效保障来院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的健康和安全。

    住规培医生们在实战中成长,临床医生最好的“老师”是实践,所谓见多识广,老医生都是从小医生做起,一步一个台阶日益成熟老练。至此大疫,每一个宣过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白衣人,奋勇向前义无反顾,这是给年轻的住院医生们上的最生动的一课!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希望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交大附属同仁医院住培生与大家一起共迎春天的到来!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