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带你走近方舱,感受动人瞬间

时间:2020-03-05 08:37 来源:上海市 作者: 张昂 刘燕 通讯员:任羿诚

    

                                   带你走近方舱,感受动人瞬间               


                           “你们是上海华山医院的啊,就是张爸那个医院?太好了!”

 

 张昂 刘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昨天

从1月24日除夕之夜华山医院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征至今,共有273名华山人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武汉,为不幸染病的同胞全力奉献华山人的医术与仁心。

一个多月过去了,前线的情况怎么样了?今天,我们带你走进华山医院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也就是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所奋斗的武昌方舱医院,看看这里的医生、护士和患者,感受他们一起经历过的那些振奋的、温暖的、动人的瞬间。


你们是上海华山医院来的啊!太好了!

2月4日,立春,全国防控新冠病毒疫情工作到了关键时刻。这一次,国家的紧急征召令是“整建制”参与武汉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800张床位的医疗救治工作。1小时之内,由副院长马昕教授任领队、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任队长,46位勇士组成的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们称自己“华山三纵队”)组建完毕,与此同时,6辆大型移动医疗救援车整装待发。



抵达武汉的当晚,“三纵队”就开始马不停蹄。查看场地、讨论方案,改造酒店,忙碌至深夜,针对方舱医院建设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第二天,整个方舱医院有500位病人入住。“这个速度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马昕说。

大决战开打,要有远见卓识。充分了解情况后,医疗队提出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培训!


2月8日晚,张继明队长、护理组组长卫尹护士长和朱禛菁护士为广西、江西、河北、青海医疗队员以及武汉当地5家医院超过60人进行了培训,就华山医院牵头制定的院感流程、疫情防控重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示范防护服的标准穿脱流程。当日,医疗队在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的协助下,录制了防护服操作流程视频,方便所有医疗队员温故知新。不仅如此,他们特意召集了所有的司机、安保、后勤、厨师等工作人员,以最通俗易通的语言讲课与培训。

除了疫情防护相关培训,还有各种专业知识培训。20日,三纵队牵头,医技组组长杨敏婕医师主讲,开展了一次方舱医院内的基础生命支持(BLS)及高级生命支持(ACLS)培训。22日,三纵队再次为方舱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开展应急流程培训,进一步提高方舱医院应对突发急救事件的能力。

截至目前,三纵队已经为武昌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超过1000人次。


“你们是上海来的医疗队啊!有你们在我们放心多了!”“华山医院感染科厉害啊,就是张文宏教授那个医院吧?太好了!” 这是华山医院医疗队时常听到的一句话,说这话的不仅仅是病人,还有很多“友队”们。这让华山人充分认识到了自己所承担的信任和被寄予的期望,绝对不能辜负。


挑战前所未有,但华山人从不畏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赖鑫琳 摄

武昌方舱医院,位于洪山体育馆内,说是医院,看着并不像医院,更像一个分区的集体宿舍。方舱医院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部分构成。参与方舱医院工作的除了华山人,还有来自武汉当地、福建、湖南、辽宁、江西、青海的医疗和护理人员。虽说收治的是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患者数多、医疗设施简单,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这么大的阵势摆在面前,既往所积累的管理病人的经验在这里都要重新调整。”队员心内科包丽雯医生说。

如何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何对患者进行核酸检测、肺部检查?如何制定并执行患者出院流程?一旦病人病情变化,如何及早发现并执行转院?一切都需要迅速决策并执行。

为此,在领队、队长以及各组组长的牵头下,医疗队立即明确分工:医生每日查房,制定诊治方案,同时确定患者的核酸检测、血常规检查、放射检查名单,根据检查结果,在专家团队指导下,确定患者是否出院;重点筛查重病人,及时转院治疗。护理人员在总护理领导下,每位患者都有专人负责监测生命体征,分配药品,分发餐食。此外,院感防控是重中之重,后勤、安保也很重要。在短短的几天里,医疗队已经制定、形成了方舱运行的各种制度、规则,让这个有着800张床位、华山医院管理25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迅速运营起来了。


从2月4日在方舱医院外的空地上搭起帐篷医院的那天起,所有队员都开始了“不知今夕是何夕”的马不停蹄,心里只有一个愿望:让更多的患者康复出院,让武汉这座城市赶紧好起来!


振奋人心,武昌方舱医院首批患者出院了!


武昌方舱医院自2月5日开始收治病人, 2月11日首批28名病人顺利出院!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 69岁,其中12名来自华山医院负责的方舱医院西区。
出院病人个个兴高采烈,有个心愿想脱去随身旧衣,换上家人带来的新衣,开始全新生活。为此,医疗队的15位医生,从方舱医院的西侧,肩扛手挑搬运了两顶帐篷到东侧患者出院通道,男女各一顶,让他们换上新衣服。
在消毒时,3名患者激动地对前来协助患者出舱的华山医院马昕副院长、护理组卫尹、姚志萍、朱禛菁说:“感谢上海华山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首批患者出舱,极大地鼓舞了医护人员,也让其他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

“我现在特别开心,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吃好吃的,然后去玩好玩的,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一位康复的患者高兴地说。对于医疗队员,这小小的心愿就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在前线,他们度过了最特别的生日


2月13号,华山医院给2月份生日的队员过了集体生日。
为了给李丽、殷巍巍两位队员以及战地记者黄伊罕过这个特别的生日,领队马昕副院长提前与酒店沟通准备了蛋糕,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苏家春还特别邀请了队员的家属和同事们,通过互联网视频的方式将声声祝福一线牵。
中午13点20分,上海和武汉两地视频连线接通了!两地为三位“寿星”齐唱生日歌,在这特殊的时刻,这诚挚的感情更显珍贵。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麻醉科李丽的同事沈雅芳老师、后保部殷巍巍的爱人锁吴采女士都送上祝福。那一瞬间,有笑容,也有喜悦的泪水。
2月18日,“友队”江西队还提议为方舱里2月份过生日的患友们送上蛋糕,很多队员集体祝福患者生日快乐,早日回家。



特殊时期,小小的生日PARTY只能简短简单,生日蛋糕也不能围坐分享,因为戴着口罩,连蜡烛都不是吹灭的,而是用纸扇灭的。但是,在这个时候,大家,无论是医护还是患者,都已是生死与共的朋友。


通过互联网查房,病人和我们的距离更近了


“今天感觉怎么样呀?有没有咳嗽?”“恢复的还不错,明天再去拍个胸片看看。”

2月13日,张继明教授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对患者进行了查房问诊。

为解决好方舱医院内查房、会诊等难点,马昕副院长突发奇想,凭借华山医院丰富的互联网医院建设与实践经验,在方舱内值班的医师通过笔记本电脑进行了视频连线,然后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清晰的画面、流畅的问答,整个连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多方沟通落实,协调了多台平板电脑,之后,方舱医院病房内外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队员们把笔记本电脑和平板放在护士推车上,推到每个病人的床前,病人可以和外面办公室的医生进行对话。运用互联网查房,还能够更好地落实三级医师查房、会诊等核心医疗制度,在患者病情进展时,舱内医护人员可以快速找到上级医师或相关专科专家进行诊治,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除了我们常规进方舱查房,现在患者还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会诊系统与我们联系。这种方式,病人看到的医生不是穿着‘太空服’,感觉更亲切了,大家可以很放松地聊很多。”医技组组长杨敏婕说。


音乐辅助治疗,医患唱起了同一首歌


2月15日,武汉大雪,大幅降温,而武昌方舱医院内却温暖如春,医疗队党员医护们和患者一起,在悬挂着国旗和党旗的舱里,挥舞着小红旗,唱响了《我和我的祖国》。
这是医护们组织的音乐辅助治疗,通过音乐为患者树立信心,调整心态。
2月10日,经上级批准,武昌方舱医院东区和西区两个患者临时党支部成立了!患者担任支部书记及委员,组织党员患者承担病区内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协助医护人员对情绪波动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维持采血排队秩序等,医疗队员们也去拍了合影,看到大家各个精神抖擞,士气挺拔。
方舱里医患已经亲如家人。患友们跳起了广场舞,还有年轻患友自告奋勇时装表演的,大家一字排开为他们鼓掌,用手机一阵狂拍留作纪念。方舱里甚至还有了相亲的传说。

“期待每天能一起唱歌。”这是患者对我们说的。歌声袅袅,驱散料峭春寒;医患携手,增添必胜信心!


方舱里建立了医患沟通群
出院患者说想做志愿者


2月15日,医疗队决定:建一个华山医院方舱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微信群。提议一出,短短15分钟内,方舱内超过百名的患者便加入了这个微信群,大家在群里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面表达了对医疗队的感谢与敬意,一面也互相热络起来。
群里,医生利用一些空余的时间回答病友的提问,有的时候医护人员来不及回答,已经出院的病人会帮助我们去解答,还互相出主意。
为了方便患者提出的特殊问题,队员们还开放了私人微信,通过单独沟通解决患者需求。对于限于专业原因,无法答复的问题,如是否在隔离期和治疗期后给自己2个月大的宝宝哺乳,队员们也通过与兄弟医院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沟通,及时给予患者回复。
群里,有患友说,这里太温暖,甚至不舍得出院了。还有人说,希望好了以后还能留在这里做志愿者,或者出院做志愿者,继续支持这里的工作。


 “一个人去对抗病毒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若是有一群人可以携手共进,相互之间鼓劲打气,分享经验,再有权威专业的医护把好关,提供指导跟帮助,那战‘疫’这条路患者就会走得更加顺畅一点。”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黄伊罕在他的武汉日记里这样写道。


从“人等床到“床等人
已有485位患者康复出院了!


经过所有医疗队员的努力,武昌方舱医院已经有了非常可喜的变化,就是:床位越来越空了!不像刚到那时候,一床难求。 
算了一算,从2月11日到今天,累计已经有485位患者康复出院了!

这让队员们感觉非常的有信心,就感觉到我们这次抗击疫情的战争,已经看到了曙光,也让大家感到非常非常的欣慰。 


如今,方舱并不仅仅是隔离和治疗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也应当是一座充满关爱的临时家园。

医护工作者的付出,患者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治愈病痛,更抚慰心灵。队员们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患者都能健健康康地走出这座生命的方舟,开启他们人生新的旅程。


致敬,华山医院273名在武汉的逆行勇士!张文宏:岁月静好,等待您归来

文 | 张昂 刘燕
编辑 | 刘燕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