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5 08:37 来源:上海市 作者:唐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2017级儿科基地 通讯员:李萍萍
新冠突然在全国范围迅速蔓延,大家都十分措手不及。春节走家串门的保留节目被每天刷新新冠数据所替代,心理防线岌岌可危。作为一名在门诊科工作的规培医师,与其他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接受着抗疫的重大挑战。
在疫情来袭之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为了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迅速推进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和强化各种培训,包括新冠的识别,上报的流程,隔离衣的穿脱;预检台也在强化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加强疫情监测;院内也迅速组建了医疗救治专家组和疫情处置专家组,专门负责会诊隔离病房,还启用了智能机器人实现网络会诊,降低了感染风险。同时及时配备各种防护用品,医用口罩防护服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每日都能看到很多医疗资源求助,没有防护服的我们,就像和枪弹肉搏,获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今年过年我在门急诊轮转,无法回家过年了,不过相信他们也都会支持我的决定。
通常来说,一项传染疾病防控有在源头,在传播中,在传播后三种方式。而在疫情中,门诊科承担着防患于未然的角色,排查每一个疑似患者就如一道防护门,如果漏掉一个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将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对我们来说,需要参加门诊、急诊和危重病员的抢救工作,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各种检查申请单等医疗文件,及时做好医疗、预防等各种登记是最基本的技能。及时掌握病情,对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填写传染病卡片,不漏报、不错报、不误报,医疗活动联系快捷、有效,科室之间、员工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互相补台,牢固树立团队精神。执行传染病登记、报卡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院内感染规定,避免疑似患者院内交叉感染。这些细致的日常工作在特殊时期就显得格外重要,门诊规培医师就像守门员杜绝一切排查错误,为后期疫情治疗奠定基石。
新型冠状病毒蔓延肆虐,前来排查的群众们焦虑感与不安感大大提升,此时的门诊规培医师就不应满足于日常工作。除了严格执行医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外更应该用医学知识安抚他们,抹去焦虑,正确引导患者接受后期医学治疗,为没有问题的群众进行科学预防宣传,同时为确诊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带来精神鼓励,积极心理来暗示他们可以早日康复。“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以前可能对这句话一知半解,现在才深刻明白它的意义。
在疫情中,规培医师得到的不只是日常工作的感受,对其他方面也深有感触。疫情如水火,对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一次重大考验,相信所有人都希望这样的事情可以少一点,不再以这样的考验方式出现,经历这次抗击战,想起一句话“我们活在世上的人都是碰巧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去忌讳死亡。”面对疫情冰冷的死亡数字,引起社会恐慌,在这方面应该引导民众正确看待疫情死亡数字,毕竟它远远小于治愈数,同样,自然死亡是一个正常事件,大多数患者都是由于年纪较长带有基础病的患者,逝者已逝,每位医师应该用正确态度面对,对于那些可以救治的患者,作为医师那是我们的使命,不论是检查排除,后期治疗,不同医疗部门有不同的使命,但是我们共同的使命都是让患者健康走出去,怀敬畏生命之心做分内之事。
“坚守岗位,这是我们的职责”,这一经历对以及所有规培医生来说都是一次成长,从开始有所恐慌到心态平稳的面对患者,我们的心态都在一次次经历中慢慢改变了,大家始终坚信,冰封的黑夜会被晨曦之光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