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5 13:42 来源:江苏省 作者:戴娜 通讯员:余霓雯
雏鹰击长空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培学员疫中工作纪实
Part
1
2020年初,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脚步,一时间医务人员成了战士,大家的话题除了武汉就是疫情,参加“战疫”是我们内科医护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想着这些在医院轮转的住培学员,望着他们稚嫩的肩膀,是该让他们都在家休息,离开危险之地,还是一起投入战斗?我的心中也很忐忑。然而我们内科的学员没有一个人提出离开,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日常的工作,为我们“抗疫”后方的安宁出一份力。在急诊、呼吸科、发热病房、隔离病房这些高危科室都有他们的身影:王欢、吴倩芸、王羽婷、凌娟、陆晓峰、陶宁超、阮悦青、吴冰颖、施佳怡、刘曦,这些孩子气的脸上没有怯懦,只有坚毅。尤其是王欢,报名加入了广仁的隔离病房,除了和他说要注意自我保护,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当我在隔离病房中看他熟练的穿脱防护服,做咽拭子,写患者材料,我忐忑的心放了下来,这些稚嫩的医生,都是雏鹰,将来都是要击长空的,与其现在将他们保护起来,不如教会他们飞翔的技能,医疗的路上以后还会有战斗,迎难而上也许才是最好的保护和教育!最清晰的脚印总是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想必经历此次疫情,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定不再平凡。
---
内科住培基地秘书 戴娜
Part 2
回顾隔离病房的日子,每天工作时要比往常更加的注重细节,更加的小心翼翼。
工作内容比往常要多的其中一项就是采集咽拭子,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全副武装成大白的样子,然后到病房,让病人张嘴,“啊”,迅速的用棉签在咽后壁及扁桃体处擦拭数次。有的病人在我还没碰到他的时候就条件反射似的干呕及咳嗽,这种情况除了加大了采集标本的难度,也无疑增加了飞沫的产生。这时,我只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屏气凝神,鼓励病人再张一次嘴,忍一忍,然后我再次重复上述采集标本的动作。
流行病学史的记录在此刻无疑是重中之重,阳性病人生活轨迹的确认也显然对疫情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标本送检单需要填写,病房病人周转的每日数据也要更新……每日新闻中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以及他所在的整个家庭,也包括每个为了数据准确性艰辛付出的医务人员。重任在身,由不得半点含糊。
自我隔离的日子很是煎熬,前几天下了江南人难得一见的雪,隔着窗户,纵使宅男如我也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忍一忍,再忍一忍,要相信,战胜这场疫情之后,世界美好终将与我们环环相扣,而能早日实现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正是我们每一个人。
--- 内科住培学员 王欢
Part 3
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疫情在我眼里还只是“发热”与“神秘”;2020庚子新年,全国各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级响应”,给了我们沉重一击。
久居安乐之境,常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在休戚相关、进退维谷之际,我们才分外警醒于外界的冷暖。大疫当前,各地医疗物资紧缺,疫情地图逐渐沸腾,缩减门诊、缩减人员、缩减用度,禁足于家中之时,才发觉那些稀松平常的日子也饱含深意,为病例、患者、值班奔忙的生活充满意义。
随着各地驰援湖北医疗队的组建,“请战书”、“生死契”纷纷刷屏。不用说什么“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此刻可以并且敢于为命悬一线的生命相争的也只有生命本身;也不用提热搜榜上耄耋之年挂帅出征的钟院士、金银潭医院的渐冻患者张院长、满脸压痕的海报护士刘丽……就在我的身边,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猝不及防出现在第一批、第二批援鄂名单上,昨天还带组查房的上级今天就被调往广仁一线,平日一起工作的伙伴转眼去了发热门诊、发热病房。对于这些在疫情前线冲锋陷阵的前辈、同事,我们除了帮他们分担遗留工作,尽力做好后方支援,哪怕在病房值一整天的班、多了几个急诊班和120班也无怨言,剩下的也只有叮嘱一句“小心注意,千万千万!”。
17年前作为学生的我在非典疫情中被保护得很好,17年后作为规培学员的我依然被保护得很好,只不过在被保护的同时,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也被需要着,疫情科普、卫生消毒、防微杜渐……用我的所学尽可能荫庇着我的亲友和病人。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到:“(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正可以形容我如今在抗疫中的感受。近一月来,包括我们医院在内的千万医疗同行同心同愿、携手并进,让我感到,从医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对生命信仰的清醒的认同,支持我们从战疫里滤出快活来。我们虽面临着生命健康的难题,秉有的却是混沌朦胧中的希冀——这是近乎朝圣的期盼,是疫情中最坚实的力量!
--- 内科住培学员 施佳怡
朱光潜说,时代越功利,越要保持与它格格不入的勇气。战疫总会结束,但医学之路还久长,以后还会面临各种复杂的环境和“战斗”,愿我们的学员始终都能保持一颗坚定的心,不忘医学誓言,爱岗敬业,爱护每一位生命。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培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