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5 14:06 来源:江苏省 作者:郑宙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2019级住培学员) 通讯员:李丽
在逆境中坚守初心,在新冠战场上加速成长
2020的农历新年前夕,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在湖北武汉地区突然爆发,并向周边蔓延,千里之外的江苏也受到波及。临近春节假期,出于对学员的爱护,放假前一天,附院教育培训处紧急邀请了感染管理办公室的专家给我们住培生讲解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了我们的科学防范意识,降低了我们的恐慌情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形式愈来愈严峻,教培处的老师假期里连夜联系我们放假的学员,关心近况及实时掌握行踪,咨询能否按时返岗,相当地负责。群里部分学生吐槽专硕和实习生被学校延迟放假,不来上岗,感觉工作压力骤然加大了。虽然确实如此,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学习的好时机,平时人多,有些技能带教老师不一定有机会教授我们。现在人手短缺,正需要我们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和本院医师共克时艰,携手战疫。毕竟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朝夕相处的战友啊!由于初期物资短缺,该病毒传染性较强,多数同学担心附院能否给我们做好安全防护,在群里李老师给我们坚定的答案:在岗学员享受和本院医师同等防护待遇,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后来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规培基地没有因为住培生就呆短短2年多,拿我们当过客,当外人,附院依然克服重重困难不但保证我们有口罩、帽子,给我们办理了保险,还通过工会给我们发放了洗涤用品、消毒液以及蒙牛牛奶增强体质。真的非常感激!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凝心聚力至关重要。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战斗者,都是奋斗者。作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重点学科,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我发现附院核医学科谭忠华主任就迅速成立了防控疫情的核心领导小组,大到信息实时下发与上传,小至精细化管理防护用品,优先满足门诊接诊的医护人员。
返岗第一天,核医学科就召集科室工作人员和我们住培学员传达医院相关紧急会议通知及科普防护措施。会上谭主任介绍了附院援鄂医疗队的一些情况,接到省里通知后,许多医师踊跃报名,仅仅1小时就组建完毕。他说他是共产党员,疫情面前他肯定冲在最前面,作表率,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增强信心,战胜疫情,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一线!虽然我们没有去湖北,没有去发热门诊,身虽不能至,心亦向往之,但仍然可以坚守岗位作为预备队随时替补上去。据了解,他是重庆地区人,他没有回老家与亲人团聚,而是无怨无悔留守南通与同事们战斗在一起。他介绍了外地有医院发生医护人员感染导致整科隔离,科室停运的事故,提醒我们一定要紧绷安全防护这根弦,对自己、对科室更是对患者负责。部分地区由于疫情需要封锁道路,交通不畅。为保证10号能够准时复工,及时服务病需,他主动作为,积极联系相关市级防疫指挥部和药企,咨询办理通行证事宜。会后听说赵娟同学因家在海门,出行不便,坐了高价黑车,走乡间小路,冲过层层封锁,连过4个检查站仍然及时赶来市区参加科会,与科室师生共克时坚。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赵娟虽然仅是一名学生,但她正凭一份勇毅与坚强,高度的政治站位,承担起白衣战士的职责,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换普通学生可能干脆就不来了。
2月10日,我科准时开工,迎来了首批4位患者。考虑到我第一次去PET机房,教秘毛老师更是心系学生,清早6点多就提醒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不懂之处及时向先来的同学请教,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上图为赵医生正在询问如皋籍患者相关病史)
我一直认为,我们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注意操作规范,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是可以保障自身安全的。只有冲到前线,才能学到更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也正是我们医学生临床轮转工作的意义。
春寒料峭,咋暖还寒时节,一楼还是很冷的,为了防止感染,不能开中央空调。我的老师们仅穿着单薄的外套在读片。N95口罩防护效果好不好,当然好,但是他们没有领,留给发热门诊的同事,让有限的物资发挥更大的作用。疫情期间,为减少接触外人,外卖不能点,食堂很少去,部分老师中午仅靠一碗泡面坚守岗位,就为了及早出报告给患者。这是何等的奉献精神!
(上图为本科医师披着单衣在会诊)
春天会来,樱花会开!愿我们早日取得这场疫情阻击战的胜利!
郑宙(2019级放射科住培医师 南通市新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