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华山医院多支援鄂医疗队及3名医疗队员荣获全国卫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时间:2020-03-10 13:39 来源:上海市 作者:陈勤奋 通讯员:任羿诚


他们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华山医院多支援鄂医疗队及3名医疗队员荣获全国卫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门联合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共有113个集体和506位同志获奖。华山医院第四批支援武汉医疗队(ICU团队)、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总指挥马昕教授担任副院长的武昌方舱医院、第一批医疗队所在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第四批医疗队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包括华山队员在内的光谷院区插管小分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第三批医疗队队长、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第四批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总支书记、呼吸科主任李圣青教授和第四批医疗队护理领队、科护士长张静副主任护师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方舱.jpeg

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总指挥马昕教授担任副院长的武昌方舱医院


第一批.jpeg

第一批医疗队出征合影


第四批.jpg

第四批医疗队出征合影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同仁一起 完成第一例ECMO.jpeg

成功完成首例ECMO置入术


  第四批医疗队这支在2月8日元宵之夜用90分钟就集结完毕的队伍,在武汉创下了一项项“硬核”记录。他们中,有首批支援公卫中心、刚刚隔离期满的医生,有一直奋战在急诊、发热门诊的医护,有曾经援赣援藏、援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医生,也有曾经参加汶川地震等灾害救援的医生,还有捐献造血干细胞、多次无偿献血的医生。在武汉同济光谷院区ICU,收治最危重的患,打最硬的仗,担起了国家队特种兵的重任。一个个不眠之夜,队员们争分夺秒,为生命赢得更多主动权。2月12日,成功完成首例气管插管。17日,连续为7名患者完成气管插管。18日,成功完成首例ECMO置入术。20日,成功为一名急性广泛下壁心梗患者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27日,成功为首例ECMO置入患者撤机,为首例气管插管患者拔管。这支硬核的队伍,有82名党员,还有入党积极分子,更有80多名在火线上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志。26日,积极分子张伟燕火线上入党。


WechatIMG1056.jpeg

张继明教授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张继明教授作为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在阻击疫情工作中,带领感染科承担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的主要工作,发动社会资源联系捐赠物资,科学有序安排各项抗疫救治工作。作为第三批医疗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 2月4日下午,率46名队员和6辆移动救援车的队伍出征武汉,以整建制移动野战医院的形式在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开展工作,日夜奋战在医治抢救新冠肺炎病人的第一线,使武昌方舱医院成为武汉首家投入运营的方舱医院。他的任务不仅仅是救治病人,还要确保整个医院医务人员的安全。他主动承担起整个方舱医院的院感流程设计和优化工作,走遍方舱医院每个角落,针对方舱医院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率团队为1000余人次的方舱医院医护人员、酒店员工和队员举办了10余次疫情防护的理论及操作培训会。他制定的院感流程成为武汉方舱医院共用的标准,为打赢抗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圣青-2.jpeg

李圣青教授


  李圣青教授2月9日率第四批医疗队出征,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第一个24小时就用“华山速度”将一个仅有病床的新病区变成设备齐全的ICU,与死神抢病人。在经历几次抢救失败后,李圣青呼吁关口前移,提前介入,提前治疗。她用扎实的临床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坚韧的拼搏毅力,率领一支“党员先上”的专业队伍,曾经不吃不喝连续作战大半天,为7名患者气管插管赢得生机。她创造了光谷院区数项“首例”的记录:首例气管插管,首例ECMO置入术,首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首例ECMO撤机,首例气管插管拔管。


张静.png

张静护士长接受东方卫视记者采访


  作为第四批医疗队180人护理团队的领队,张静在抵达武汉的24小时内,就带领团队把一个只有床和床头柜的病房改造成每个床位都配备了心电监护、输液泵、推泵、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设备的ICU。当晚收治第一例病人后,就连夜制定出入院、转运流程。抢救所需的ECMO、IABP、CRRT等专科技术,每一个都有张静的协助与配合。180人的护理团队,来自各个科室,不乏90后乃至95后。她积极制定培训计划,每一个仪器的使用,每一个操作流程,从无到有,全面建立,帮助病区顺利开展救治工作。制度和流程建立后,张静又提出精细化护理要求,保障护理质量,实现了从有到优。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专长,血透护士成立血透小组,配合开展病区ECMO和血液透析治疗操作,麻醉护士加入插管小组,配合所有气管插管工作,根据队员的年资及专长进行合理分组,根据病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弹性排班制,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能高质量的完成。成立7个护理质控小组,狠抓护理质量,发挥出华山的护理水平。第一例呼吸机脱机,第一例ECMO撤机都离不开精细化护理。在生活中,则是大家的“张妈妈”,主动关心队员,跟进每位队员的身体情况,帮助大家协调所需物资,做好队员的后勤保障,还举办了集体生日等活动,让队员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在家的温暖,时刻彰显着党员风采。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