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践行学医初心,在抗击疫情中成长(四)——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师

时间:2020-03-12 13:50 来源:上海市 作者:张敏 通讯员:余情

践行学医初心,在抗击疫情中成长(四)

——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师

 

In each dark time, We’ve always fought together. No matter how strong our enemy was. Or how impossible it seemed to win. We just kept fighting. Because we are all fighters! When all of this is over, we’ll have another great and heroic story to tell our children, our grandchildren and they will tell the next generations. That’s how we’ll pass this great spirit on, and keep it alive forever! 

          ——We Are All Fighters

新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党中央及各级领导号召下,众多医务工作者日以继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在无硝烟的战场上,医务人员就是战士,仁心仁术就是武器。他们以身许国的责任感、无惧生死的英雄气概,以实际行动为住院医师们上了一堂最生动、最深刻的教育课。在这样的时刻里,我们年轻的全科住院医师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另一个看不见的战场抗击疫情。

陈熙霖 - 2017级全科基地住院医师

春节后的二月初,作为一名全科住院医师,按照培养计划开启了我正式进入急诊抢救室轮转的生活。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入口的体温测量、严格的流行病学史登记、医务人员们从隔离衣到口罩、帽子、护目镜的全副武装,伴随着急诊环境下的步履匆匆、医用机器持续地低鸣,都无言地增添了一丝疫情之下的紧张感。

病毒当前,每日关于疫情的报道和研究喜忧参半、交替更迭,诸多节后返院的医护同仁们正处于主动的自我隔离中,医院还有许多同胞顽强奋斗在远方武汉的抗疫前线,为同仁们、为患者们、为社会的忧心绷紧着我每日的神经。人员流动密集的急诊作为最有可能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道关卡,期间从患者的接诊、诊断到治疗,每一阶段都需要万分的防护和考量,但是医院由内至外的关怀、谨慎和仁爱都让工作中的我每日倍感体贴,也大大地增加了患者的就医安全,使我感觉我们职工是一个共同战斗抗疫的整体,无论我与同仁们的近远,无惧工作中的每一天。

向住培班委(由班委上报医院规培科)和全科教秘邹健老师报备我的工作和身体情况是我每天固定的“作业”,科室微信群和院内网分享的最新诊疗指南帮助我对病毒保持最新的了解,进入急诊后,无论是入科前关于科学防护的细致教育,还是工作过程中鉴别是否为新冠病例的反复阅片和问诊,以及我的急诊科带教陈斌老师和其他老师们对我们生活安全上的关心、医疗工作上的指导,都让我非常感动,并促使我用同样的实际行动去照顾和关怀患者。

特殊时期也成就了医患之间新的默契,抢救室的患者和家属们无一例外地自觉实行了个人防护,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是他们每天的项目,经常有患者和家属对于疫情表示焦虑和疑虑。向他们进行全面的宣教、传递关心和温暖是我们医护的职责,和他们解释一些有创手术的搁浅也是为了保护医患双方。在这个非常时期,真正的敌人不是病毒,而是源于谣言和恐慌,给予患者可靠的信息来源和正确的防控教育,不做网络的意识形态工具,更能让他们有安全感。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也是他们信任的源泉,武汉由全中国的天使们守护,上海的医疗安全由我们来肩负,脚踏实地,不说大话,从细节小事做起。

困难终有付出与苦痛,也终有教训和收获,在这个时期参与临床抗疫中的一员是我的荣幸,也值得我学习和坚守。中山医院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报效社会、守护上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衷心期盼所有在武汉抗疫的中山同胞们平安回来,他们比我们辛苦和危险得多,愿一起重聚,见证云开月明!                 

罗飞 - 2017级全科基地住院医师

 疫情期间,我在急诊科轮转培训,急诊科带教老师每天都会提前2~3个小时到岗,仔细查看每一位患者的相关检查,了解每一位患者病情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在自己随身的工作本上以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中他们常说虽然我们不能去武汉防疫一线跟无数同僚们一样直接与病魔抢时间,但是我们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时时刻刻都要有自我及患者的防护的意识,要防止医院内及患者的交叉感染,我们需要守护后方这就是我们的责任,责任是不分先后、时间、地点的。疫情期间急诊就诊患者人数有增无减少,为消除就诊患者之间存在相互感染的风险,微信工作群常常能看到一线医务人员都在激烈的讨论,很短的时间就会拿出处理意见并及时调整方案。特殊时期一个月的急诊轮转,更让我对于责任有了理解与认识,轮转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责任千斤的分量。疫情爆发以来对于责任有无数个医护人员在用脚步丈量、用行动书写,他们是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致敬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兰成佃 - 2017级全科基地住院医师

这个月轮转在急诊,由于新冠疫情还未得到完全控制,护目镜、N95口罩、隔离衣成了上班的标配,每当全副武装忙碌于一个个胸闷、气促、发热、烦躁的患者之间,都无比怀念自由呼吸时的畅快。与和平日的急诊不同,疫情区间的急诊每个发热咳嗽的患者都要问一遍从哪来,最近去过哪里等细致的流行病学病史。印象深刻的一个28岁咳嗽咯血患者,接班的时候夜班医生就说病情很重,接触史不明确,不排除新冠可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心里的那根弦都是紧绷的,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似病例,在注重防护的同时,积极为患者治疗明确诊断。所幸在呼吸科、肾内科医生协助诊治下,诊断更倾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刻,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在学习实践中成长的重要,有时候和朋友聊起,想想现在正在经历的一切,是我们人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我们是经历过新冠并最后把它扼杀的人,哈哈!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年轻的全科住院医师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读懂了什么叫身教重于言传,什么叫齐心合力,什么叫众志成城……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抗击疫情胜利的曙光,更看到了年轻医师的成长,合力致远的未来。薪火相传,中山精神永驻!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