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战“疫”后方的全科规培小医生

时间:2020-03-24 10:21 来源:上海市 作者:李宇航 通讯员:胡予

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病,使全国上下都进入了战“疫”模式。我虽没能冲锋上阵,但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贡献着微薄的力量。

网络应援 后方助力

疫情之初,老年人对形势认识不明,不重视防护。作为全科规培医师,通过查阅当时已有的流调文献、诊疗指南、防护手册后,结合老年人群的特点,我们制作了《面对新冠肺炎老年人如何防护》一文,在上海市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加大力度的宣传与引导,帮助老年朋友们认识问题的严重性,教他们用更加规范的防护方式保护自己。在上海市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的积极倡导下,我们规培医师小伙伴通力合作,利用业余时间采访被医学隔离人员,了解他们被隔离时的身心情况,制作H5微信网页《疫情下隔离的我,HOLD住》,既是提供给被隔离者的一个自我调节小工具,也是号召大家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关注与关心。另外,关注于湖北的一线工作者和患者,我们也制作了微信公众号推文《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给处在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信心和力量。

曾经在我院进修过的郑文龙医生在湖北一线支援,他在“同济双心·巴林特”群中求助,指出很多新冠患者存在因心理问题引起的失眠、胸闷、心悸等躯体化症状,这也给治疗带来了困难,希望大家提供帮助。求助一发出,群里老师纷纷响应,有的老师分享电子教材,有的老师提供重点心理援助。当我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心身科医生的协助下学习、梳理了新冠相关心身问题的要点,制作了患教课件《新冠疫情下的心身问题》,对相应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讲解,提供了一些患者在家就能应用的自助方案,经本院专家审核后,应用到了抗“疫”一线。

尽己所能 协助管理

20202月,依照同济大学要求,学校及医院对沪西校区规培医师住宿进行统一管理与安排,对住在同济大学沪西校区的所有规培医师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满且医院体检无异常后方可复工。在医学观察期间,规培医师们实行同济医院住院医师联合会和临时规培党支部带领下的自我管理。对每个寝室进行事项告知、抗疫物资发放,每日协助进行订餐取餐、体温登记,协助进行公共区域消毒,是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住院医师联合会干部的职责所在。同时,我们也关注对疫情期间的舆情,“我院有一位规培医师确诊了?已经造成了院内传播?”,这消息在微信群一出现便迅速引发热议,虽大多数人在“吃瓜”,但担心与恐慌却是止不住的蔓延。发现情况以后,我们立刻向该医师本人、本院感染防控相关的人员进行了核实,在得出了“此为谣言”的结论后,及时于群中进行了相应的辟谣。

战“疫”打到今天,已经接近尾声。疫期经历的事、知晓的人、见证的变化都将化作宝石沉淀在记忆深处。这次经历也让我们对以后的道路有了更多的感触,作为全科医师,我们很少会管理危重期病人,做的更多的是慢病管理、常见病诊治、危险因素干预,甚至帮助存在医学困惑的健康人。但全国一盘棋,命运共同体,真正将这些做好才是对人们身体健康最有意义的事。就像本次疫情中,科学防护措施的宣教、人口流动的控制与掌握、稳定大众的心理状态避免谣言造成的混乱等,都是本次“疫”战中十分重要且关键的堡垒。而全科医师们与每个家庭签约,熟悉社区及每一户的情况,能最快学会相应的医学知识,在这些关键堡垒的战斗上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正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我们应该向前辈学习。首先是认真完成当前培训,努力学习,只有真正具备了对常见病的诊治能力,有足够的医学知识,才能应对相应的医疗需求,才是一个合格的健康“守门人”,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一切后续的开展都要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另外,除了临床能力,患者宣教、医患沟通等同样需要锻炼,要用患者喜欢的方法将正确的内容讲给他们听,如针对老年人可用现场或者视频宣教的方式,对年轻人可用更多新颖的宣教方式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所学所会发挥最大的作用。

最后,虽然这场“疫”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目前全球的形势恶化和国内尚未清零的数字都在提醒着我们,还没到松懈的时候。大家一起做好最后的守卫,相信通过我们的同舟共济,一定能战胜这次的挑战!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