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5 09:53 来源:江苏省 作者:苏大附一院 潘旭东,严江 通讯员:严江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大不一样,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缘故,整个华夏大地的浓厚年味荡然无存。在这抗疫期间,数以万计的华夏子孙需要“闷”在家里进行二线战斗,但有一部分特殊人群却履行着职责在岗位上战斗,这其中就包含了我们的规培住院医师。
“什么?!都停运了?”
2月3日是年后上班的第一天,苏大附一院全科住培学员顾海萍(老师们都喜欢喊她小顾)按照规培计划2月份在全科医学科轮转,虽然家住东山比较远且孩子尚幼,但她却没有提出请假,那天早晨还是像年前一样搭着亲戚的便车从吴中区东山镇出发前来上班。然而计划却赶不上变化,那天下班回家的路上,亲戚跟她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公司从明天开始延长休假,何时复工需要等公司通知。这下小顾给懵掉了,因为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上下班必须挤公交坐地铁了,且不说路上有被感染的风险,单单这路程也是够远的,想想都觉得心累。
而更发愁的事情来了,小顾发现她的朋友圈都被苏州公共交通调整信息刷屏了:其中所有进出东山的公交,除了621路以外,其他线路全面停运,621路出行时间也调整为06:00-16:00,每班车次间隔2小时,而从她家到公交车站骑电瓶车大约需要10分钟,因此她差不多早上5点就要起床。科室教学秘书关心地问她需不需要帮她临时申请宿舍,小顾因孩子年幼需要晚上回家婉拒了。
“要请假吗?”
“要请假吗?”小顾内心中问自己,但如果请假不去上班的话,这个月科室人手本来就紧张,作为一名有临床经验的全科学员,关键时期不该为科室贡献一点微薄之力吗?哪怕是管张床、值个班也是可以减轻老师们的临床工作压力。同时抗议特殊期间,也可以跟着带教老师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虽然苦点累点也一定会大有收获!
辗转3小时的上班之路
2月4日早上5点多,东山首末站上准时出现了小顾的坚定的身影。这是是疫情防控以来她第一次乘坐公交,本以为天那么早、疫情那么重,应该没什么人出行,结果一到那才发现站台上早已人满为患,挑着扁担背着农副产品的大爷大婶们济济一堂,大部分人只是象征性地戴着口罩,任由鼻子在空气外自在呼吸,原因是“我们这是不会有的,这都是外面人得的病,谁让外面人喜欢吃野味呢?”此情此景吓住了小顾,好在随着疫情防控的升级,大家的防控意识也迅速得到了提高,“此情此景”小顾却再未遇上。一路的忐忑紧张中,终于从东山到了木渎地铁站。而令她焦急的遭遇接踵而至:从地铁1号线转4号线时,坐了有史以来等待时间最长的地铁,足足等了23分钟!紧赶慢赶中,经历了电瓶车、公交车、轨道交通转线及步行,8:30的全科病房里,套上了白大褂的小顾准时参加了查房。科室老师们看到她来参加查房都惊讶不止:外表柔弱的苏州“小娘鱼”竟有如此毅力!
上图:东山首末站赶早市的忙碌人群
苏州“小娘鱼”的坚守
“想到那么多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尤其是在看到84岁的钟南山院士亲临一线时,看到各省各地援鄂医疗队出征时,一种家国情怀油然而生,虽然不能去一线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但能在后方这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也算是一名医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吧!”对于上下班路上的辗转和艰辛、对于岗位坚持,小顾这么解释到。
上图:顾海萍工作照
抗疫期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住培学员顾海萍用自身的行动提交了一份抗议期的优异答卷。遇到疫情没有退缩,遇到困难想方克服,正所谓:
上班路上三小时,全科学员守岗位
初心不变使命在,誓当健康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