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江苏省

心中有爱 便是春天——记“逆流而上”的抗疫夫妻档

时间:2020-03-31 09:43 来源:江苏省 作者:刘梦琪 通讯员:袁盼

心中有爱  便是春天——记“逆流而上”的抗疫夫

随着“新冠肺炎”狙击战拉开序幕,黑暗中的点点微光正逆流而上,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战场上不顾一切,不计生死。作为年轻的一代,希望的一代,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青年住院医师们正在身体力行的贯彻着《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的精神,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随时接受召唤,站好自己的岗位。而这其中便不乏一些令人敬佩又令人称羡的战役夫妻档,他们携手并肩,逆向前行,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用特别的方式谱写着别样的“浪漫”。

“最浪漫的事,是我们一起奋斗在抗疫一线”。

 “我去值班”,“值班忙”,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外科规培住院医师冷硕对妻子蔡予说过最多的话。


  疫情期间,中大医院多名优秀医师援鄂抗疫,一个个前线感人事迹鼓舞着年轻一代的住院医师虽然刚刚离开校园踏入规培不久,但一线告急,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学着那些英勇赴疫的前辈模样,冷硕主动承担起一院两区的值班任务,最长连值三个夜班,病人的一点一滴病情他都放在心上。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与院区门急诊分诊工作、测体温、核查,常常忙的两三天无法回家。这样的工作状态,冷硕会担心妻子蔡予生气吗?

  冷硕工作场景

“从不担心”,对这件事,冷硕很自信。因为,论起对家人的“爽约”,同为中大医院放射科规培医师蔡予也是“同道中人”。疫情期间,CT胸部薄层扫描筛查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首选方法之一是发现阻断疫情的重要环节。因此,放射科成为新冠肺炎防控流程中的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作为放射科的一员蔡予也承担起了新冠病人筛查发热及疑似病人检查确诊病人复查等工作发现新冠肺炎、排除新冠肺炎,不但要够“快”、而且要够“准”。面对每天大量的门诊CT筛查,蔡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仔细阅片,不放过一丝一毫可疑之处,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精力与时间。

蔡予工作场景

虽同在一家医院,但自疫情开始,冷硕和蔡予便奋战在各自的抗疫战场,时常两三天不见面,不过他们从不忘了互相加油打气,因为“最浪漫的事,是我们一起,奋斗在抗疫一线”。

两条战线,一个目标

未明是中大医院内科规培住院医师,其爱人张俊谊则是中大医院ICU的规培住院医师,在疫情爆发的这段时间里,他们虽身处不同的战线,面对不同的病人,但都站好了自己的这班岗,都担起了应有的责任。

疫情期间未明在内分泌科轮转,虽不是一线的抗疫科室,但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医务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室的工作,保障每一位病人的权益,科内全体上下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在科内老师们的关心与爱护下,虽然防护物资并不富足,但包括未明在内的规培医师都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未明工作场景

“糖尿病足病”成为了二月整个内分泌科的主旋律,而糖尿病足病也是内分泌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有着病程长、预后差、花费高的特点。令未明印象深刻的其中一个病人当病人来到医院的时候,整个糖尿病足病已侵袭骨质,不截肢甚至难以继续维系,疫情当前,手术等治疗可能会带来各种风险,但孙子林院长当机立断联系了会诊最终成功的完成了手术前的准备。而孙子林院长的一席话深深的烙进了未明的心里——我们不能因为疫情就对患者应接受的治疗置若罔闻,该承担的责任不该用疫情作为借口去逃避。

前辈和老师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的含义,佛者,普度众生,医者,心系患者。疫情就像一个放大镜,曾经的小问题、小私心都会被无限放大,只有心明镜台的人,才能不忘初心,坚持那份应有的执着。 

张俊谊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一,因为科室工作的特殊性被抽调回科里参与临床工作。疫情期间的重症医学科比以往更添了几分忙碌和凝重,在爆发最严重的时候,有太多太多合并多种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病情的危重,已经没有时间和机会继续等待咽拭子核酸结果,面对未知的一切,有创操作总是难免会摆在各个重症医生的面前,谁也不敢说防护就能隔绝感染的机会,在需要的时候没有人选择退缩。

张俊谊工作中

对于重症医学来说,前线是不断需要人员支持的,张俊谊经常在家中嚷着要上前线支援,也做好了一些物资上的准备,与此同时科里的工作更多的落在肩上,来回往来江北院区,四天一个夜班对于她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要说没有一点压力和对自身能力的担忧是不可能的,也会有抱怨,但是却从来不曾想过放弃在江北一个急诊患者存在误吸风险的时候,来不及筛查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下她毅然决然的戴着护目镜就做起了气管镜,涉及到呼吸道深处的操作,万一患者为感染者传染性多强她不是不知道,但是责任让她义无反顾也来不及考虑更多的后果,毕竟救人比被感染优先级高的太多,畏手畏脚只会错过最佳的时机而耽误病情。

虽然未明和张俊谊是在不同的战线上做着不同的工作,或许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平淡若水,但大家的目标一致,最终都归于对患者的负责,归于那句希波克拉底誓言:“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

一生一代一双“中大”人

张亚男和张兴夫妇作为麻醉科和神经外科的社会化规培学员已经在中大医院度过了第三个年头,两人从年后开始,整整两个月一直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疫情爆发期间,由于科室人手不足,值班变得异常频繁,两个人经常因为倒夜班而同在一个医院却三天都见不到面,有时候因为工作突然在医院的某擦肩而过,但也只能很惊喜地打个招呼。

张亚男工作照

他们都尽力为对方做些什么,以表对其工作的支持每次夜班前,张兴对妻子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晚上外出插管要带好口罩,戴好护目镜,戴好手套,插管前要给肌松;每次做急诊手术,他又要说,穿好隔离服,戴好N95;而在工作日里,他总是要在病历系统上看到张亚男第二天择期手术的病人核酸检测阴性,胸部CT结果无异常,才能够放心地下班。神经外科值班是24小时制,疫情期间外卖不能进医院,张亚男能做的就是在丈夫值班的日子里,只要有时间就送上一份自制的爱心便当。

  张兴工作照


张亚男认为和在感染病房的同事们相比,自己每天做的都是很平凡的小事,但“有了爱就能超越平凡”,这个爱的意义是很广泛的:有医生对患者的关心,有冲锋在前的上级对住院医的保护,还有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家属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很多像张亚男和张兴这样在医院工作的双职工家庭,夫妻二人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一场疫情变成一份催化剂,让爱在工作中得到升华,让工作因为爱的支撑而进展得更顺利。在规培即将结束之际,夫妻两人能在中大医院这个先进团结井然有序的医疗环境里,携手经历一次工作中的考验,这是不可多得的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日为中大人,一生传承中大的精神张亚男如是

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生在伟大的中国,因为我们处在伟大的时代。面对严重的新冠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防控部署,各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各行业的人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悔的抉择。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夫妻档既是这场战役的见证者,也是这场战役的参与者。他们不仅实现了个人的价值,还共同携手实现了社会的价值。将自己的小家融进中大的、中国的大家,小家便会更幸福,大家便会更稳固,奉献自己的力量、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确幸春暖花会开,严寒终究会败给内心的温暖。

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是学习如何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和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所需要的责任和担当。经此一役,这些年轻的住院医师在日后定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和任务,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